当前位置:首页 >专栏 > 凯恩斯观察 > 列表

金融“双创”,利用平台经济,激活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和民众创业热情

作者:凯恩斯   来源:《财富时代》2023年12月刊 2024-01-22 23:59:23

在城市化率逼近70%之际,地租经济模式,虽然距离欧美国家的80%-90%城市化率尚有空间,但未雨绸缪,需要寻找新的税收增长点来替代土地财政。未来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学界一直有争论,有专家提出德国的制造业发展模式;有专家说美国模式,以资本市场作为经济的发动机,激励民营企业创新。中国有自己的特殊国情,我们有大量的国有企业,他们集中于金融,能源,交通,通信,电力等关键行业,具有天然的垄断地位,能躺赢就不需要创新。如何更好地激发和促进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关系经济未来增长的破局点。

有人说,中国有强大的国有企业稳定经济基础,科技创新方面有华为就足够了。但中国的未来靠一个华为是不行的,一个华为真的是担不起中国创新重任的。不仅外部一个制裁就能制约华为的发展,就能遏制我们的创新能力,而是因为所谓的创新本身就是不确定的。你无法预测和规划还没有出现的技术,更何况,有一些创新,是对于原有的产业链的重构,比如新能源车,对于传统燃油车企业,原有的企业既然能躺赢,他们有什么动力去技术创新?

过去的几年,在美国加息周期导致的资金外流和关税对于出口的干扰,以及内部疫情的影响下,民营经济和普通民众就业遇到了一些问题。统计局数据显示,民营企业的投资在过去的几年出现了大幅下滑。同时由于疤痕经济影响,居民也倾向于储蓄而不是投资和消费。今年统计局公布的10月份社会融资数据,M2和M1增长不同步,人民币贷款10月增加7384亿元,但住户贷款减少346亿元,说明居民爱储蓄不爱借贷,也说明居民和企业都喜欢存银行,不喜欢消费和投资,更不喜欢买楼。综上因素导致银行有钱,居民有钱,但钱就不流到实体,滋润不了经济,所以民营经济就更加地困难。   

所以,目前的情况是,一方面居民、企业都将钱存在银行不投资,银行有大把的钱,另一方面,中国创新一个华为独木难支,民营创新经济发展面临困难。  

这里面有个很严重的关系链问题,就是现在民企经济发生了巨大困难,社会资金流不到民营企业中,是民营企业的艰难生存的源头,这几年很多民营企业没有钱,身上的负担过重,上层也一直强调要支持民营企业,不断印钱给市场足够的现金流,而实际上的操作是钱都流向了央国企,很多民企贷款是非常难的,特别是当银行等机构发现曾经疯狂贷款给恒大为代表的房地产民企开始暴雷,干脆就一棍子打死,不愿意再给一些民营房地产企业贷款。不给贷款的后果是什么?

民营房企没有钱再维持下去了,接单难、行业内卷、市场环境恶劣、企业巨大成本开销、企业巨大的债务风险、没有资金,到最后买不起地,也不拍地了。急需国家扶持的各类上下游民企天天挣扎在死亡的边缘。这时候有些依靠土地经济维持的地方开始不好过了,没有了解决财政问题的渠道了,不能像曾经依靠民企的拍地钱,解决了各种融资支付问题了。

其他行业也一样,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现在有些企业采购甘愿冒着法律风险也得给企业省钱帮着维持运营,到最后企业也被迫堆积了高额的债务。

民企想贷款,就会发现去贷款的各个环节都会受到不同的阻碍,缺钱让恒大这些房地产厂商开商票给供应商付款,然后恒大暴雷了,最后不少商票打了水漂,供应商看着手里的商票没处兑付。然后还是一竿子拍死,也不借给其他行业民企了。既然银行不愿意借,怎么办?于是民间借贷公司发现了这一商机,愿意帮助民企融资,融资融得多了,最终也是间接导致了恒大的非法融资,窟窿也越来越大。到最后民企贷不到款继续经营发展,因资源性枯竭一个个地倒闭破产。

不公平的市场环境造成了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越来越低,资金链不稳定,银行不给贷款,严重的还会处封民企收款账号迫使民企还债,实际上民企内部还承受着没有钱继续生产运营,继续卖生产资料,给员工发工资和缴纳社保费用,甚至严重的时候企业成为被告。

所以,现在社会为什么就业困难,经济不景气,没有人愿意消费,说到底还是因为民企负担过于沉重,承担了太多的社会责任。

如何解决这个两难的问题呢?

现在是供需都有,就是无法达成交易。让我想起一个故事,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中的故事,孩子因为没有煤炭取暖瑟瑟发抖,于是问他的母亲:“我看到煤炭公司的煤炭堆积如山,但为什么我还要挨冻?”你看,需求有,供给有,双方就是无法达成交易。

此时就需要政府干预,投融资不是商品买卖,问题类似,但干预手法并不相同。最近关注了以色列支持创新的大基金模式。为了鼓励创新创业,以色列的做法是壮大以色列的风投产业,1993年以色列推出Yozma风投计划,政府出资设立政策基金,投资高科技领域企业,以母基金的方式,将资金投入10个风投基金。

这里和我们国家芯片大基金不同点在于,以色列是将钱投入基金,然后基金再以参投方式支持风投基金,政府在这里面虽然参与投资,但在其中只是扮演“催化剂”的角色,不直接成立投资公司,而是成立子基金,政府通过对子基金进行投资来实现资本的引导。所以以色列一开始政府支持的目标是风投,10年后,以色列风投基金规模翻了60倍,而以色列的初创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直到2000年,Yozma基金首期所参股的子基金均实现了政府资金的完全退出,政府也利用拍卖和转让股份的方式撤出全部国有资本,完成了Yozma风险投资基金的私有化改革,政府则将重心转向政策支持和法制建设,维护以色列投资市场的投资环境。

易经的否卦是乾上坤下,乾代表政府,坤代表民众。政府在上面发号施令,老百姓在下面执行,似乎是很好的现象,但周易说这种情况不好,因为这会导致基层的积极性不能发挥。否极泰来,泰卦和否卦正好是颠倒的。顶层设计多,初心很好,但到了基层的执行层面,就出现了变味。甚至好的政策变成一个基层利益群体的分赃盛宴,基层政府对于基层民众的扰动,对于民营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过去的 PPP、P2P、“退林还耕”等等政策,都是在执行层面变成怨声载道,所以,中国迫切需要一轮,金融反哺基层社会,反哺民营经济,而反哺民众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美国在疫情期间是给老百姓直接发钱。

我们的建议是学习以色列的创新基金模式,把钱投给需要的地方,需要的人,需要的公司。中央层面可以以特别国债/国外发行人民币债券/央企募集等方式筹集资金,成立两个万亿规模的投资基金。一个是中央创新投资基金,一个是中央创业投资基金。

中央创新基金,主要是以风投基金的方式,投给科技创新企业。可能有人担心,之前我国有些地方政府也设立过风投基金,为什么没有高效发展?主要就是政府参与太多,拿到政府投资的企业,得到了便宜钱,获得了地方政策倾斜,可是却破坏了市场规则,无法让真正市场化的企业脱颖而出。政府成为风险投资人,变成了裁判员下场又当起了运动员?

风险投资意味着高风险和高回报,而政府投资用的是纳税人的钱,即使投资也应该投向医疗、教育等公共基础设施、社会公共服务,而非汽车、手机、互联网等市场充分竞争产业。这也导致了很多的失败,比如赛麟、博郡、拜腾等接二连三停摆的新能源车企,再比如南京德科码、成都格芯、陕西坤同等搁浅的半导体企业都没有发展起来。

但是这回的风投基金模式要做到和以往不同,可以由地方政府的风投基金,私募风投基金,企业风投基金向中央风投母基金提出资金额度申请。再由这些风投基金再去投资创新类公司。同时,为了方便监督和确认股权,可以考虑在北交所直接挂牌,或者以后拍卖股权方式退出。

一万亿规模的中央创业类基金主要是投给创业型的个体工商户或者小微企业。可以考虑以无息贷款、债券、股权的方式投资,个人或者商家在互联网平台、国有商业银行、政府创业机构申请,平台、国有商业银行、政府根据个人或者商户的信用,借给商户用于经营,或者个人创业。

十年前去哪儿网推出了云开放平台(open.qunar.com)。去哪儿网执行副总裁杨威认为互联网的本质就是要开放,去哪儿要做的是极致的开放。企业要全面开放去哪儿自身的数据与资源,包括支持开发者直接深入去哪儿的生态环境进行开发,比如用去哪儿的数据为航空公司提供通知消费者的系统。

如果你 除了一个好的想法之外一无所有,云开放平台可以提供一笔至少50万元的起步基金。如果你已经有一个相对成熟的团队,云开放平台则能给予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级别的资金支持。

中国创业最方便的地方是互联网平台,这些平台包括淘宝,拼多多,抖音,唯品会,如果商家和个人能有平台公司的流量辅助和资金的扶持,创业成功的概率无疑会增大,所以,大众创业基金,可以分别委托互联网平台公司进行托管运营,具体的额度可以由网络平台提出资金的额度,如此,既支持了大众创业,又扶持了互联网平台公司的发展。

历史上曾有过一段创业创新的热潮,时间应该在2013-2015年期间,上次的创新,的确诞生了一批互联网企业,比如同花顺,东方财富等等。上次的激活双创热潮的经验值得借鉴,但本轮双创的背景是,外资流出,房地产行业低迷,民营经济不振,应当有大规模双创资金的支持,而这种双创的支持,远远地比美国政府的直接发钱,更能激发中国人的创新热情,新一轮的中国经济热潮是可以期待的。

抛砖引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当然,我们讲的内容仅仅是一个大致的鼓励创新和创业的思路或者框架。如果地方政府真的能拿出与中央配套的创业基金,那么,或许可以结合政府的公务员改革。我们认为,无论是创业基金,还是创投基金,都应当市场化,尊重企业或者个人的自主选择,政府不干预具体企业的合法经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色列的经验可以学,但关键是,要尊重市场对创新项目的筛选能力,因为政府不擅长分配创新所需的资源,如果政府直接参与,容易出现骗补,比如汉芯事件就是典型。

记得《平凡的世界》孙少安有句台词:“上面什么都可以管,就是农民种地这事上就不要再管,你说这农民一辈子专门就是种地的嘛,现在弄的地都不会种了。”提取台词,总结就是一句“专业人办专业事”。   

 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明确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目标和重点,并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持续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努力做到金融对民营经济的支持与民营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相适应。特别提到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逐步提升民营企业贷款占比。还要解决信贷、债券、股权等多元化融资渠道。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大首贷、信用贷支持力度,积极开展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支持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和并购重组等等。对于这些都是政策上的,我们也有多期待更实用的落地的东西拿出来。

作者:凯恩斯,中国十大财经自媒体人,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特约评论员,《财富时代》杂志专栏作家,博客总浏览量超过12亿,微信公众号【凯恩斯】粉丝近二十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