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栏 > 凯恩斯观察 > 列表

“核心资产”构筑A股新牛市

作者:凯恩斯   来源:财富时代杂志 2019 06月刊 2019-07-19 14:13:00

 “如今中美贸易战断断续续很长时间了,中美谈判或者磋商暴露出的问题多是结构性矛盾,如果这个问题能够得到解决,那么中美和解也就不远了。毕竟增加关税,对于任何一国的企业和消费者来说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因为经济上不去,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对股市的影响更大,但由于中国股市估值较低,众多行业和企业估值也处于相对低点,今后将是核心资产为代表的中国优质权益资产的新牛市起点。
索罗斯也说,这场贸易战中对中国是利好的,帮助中国成为世界的新领袖,也会重构国际贸易的格局,每个人的人生都将重新改写,中国股市有无限可能。”
 
我们回看中华文明的韧性,南宋和辽金,北宋和西夏都有过贸易摩擦,最终还是贸易强大的取胜,我们看好这场摩擦,不是谁胜谁败,也不是希望一个国家战胜另一个国家,而是希望互利共赢。细数今年年中中美贸易状况,逐渐从“贸易战”降温为“贸易磋商”,今后也会达成一项全面的“贸易协议”。虽然经历过多伦的贸易谈判还没结果,但是最终还是会理性的和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与股市的上行。
而这篇文章我们主要研究中美贸易、美股趋势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下,A股市场当下状况与今后发展。
 

核心问题:结构性矛盾

 奶酪只有一块、蛋糕也只有一块,世界各国都想要争夺最大块,目的一致,手段不同。现在金字塔顶尖的少数国家,比如美、欧、日,建立了完善的工业体系,形成了三家系统集成商,其他的这些国家属于面的供应商。现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说,你有矿石、石油、农作物,你先卖给我,你再用我给你的钱从我这里买飞机、汽车等等,夸张地说,我们只允许你停留在简单的产业种植上,我不允许你的科技太发达,更不能超过我们。

但是中国不可能妥协,现在中国不再是一个中小型发展中经济体,而是成了一个大型新兴市场国家和全球治理的领导力量,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如果美国用以前的态度来对待中国,想要抑制中国的发展,已经不管用了,现在的美国必须用新的视角看待中国,也需要用新的方式重构中美经贸关系。

而2016年美国大选开始的贸易战,一直到今天的贸易协议,谈判和磋商大大小小很多次,尤其是在过去的一年尤为频繁。

2018年2月27日至3月3日,中美两国在美国华盛顿进行了第一轮高级别经贸磋商开始,5月3日至4日,中美两国在中国进行了第二轮经贸磋商。

6月2日至3日,又在中国北京进行了第三轮经贸磋商。

8月22日至23日在美国华盛顿进行第四轮经贸磋商。

2019年1月30日至31日双方在美国华盛顿进行了第五轮经贸磋商。

2月14日至15日在中国北京进行了第六轮经贸磋商。

2月21日至22日在美国华盛顿进行了第七轮经贸磋商。

3月28日至29日在中国北京进行了第八轮经贸磋商。

4月3日至5日在美国华盛顿进行了第九轮经贸磋商。

4月30日至5月1日在中国北京进行了第十轮经贸磋商。

5月9日至10日举行中美经贸第十一轮磋商。

可以看出,这一阶段中美两国共进行了十多轮高级别的经贸磋商,都没得出双方满意的结果。
 
短期来看,中美磋商暴露出的问题多是结构性矛盾。今年这几次的磋商中,美方频繁提出“结构性改革”议题,也就是说,增加关税的背后,不是具体贸易利益的再平衡,而是中国经济模式所具有的潜在普适性与挑战性,这让美国有了危机感,自然会用自保的手段,而这样的自保方式用在了贸易方面。

我们来看一组瞭望智库数据,看看500强企业占比,就知道美国的危机感体现在哪里。在最能代表行业地位的500强企业中,全球总共53家千亿美元公司,美国22家,日本5家,德国4家,法国3家,英国和荷兰2家,瑞士、韩国各1家,总共40家。目前全世界只有9个国家拥有千亿美元公司,除了西方发达国家,其余13家千亿美元公司,都是来自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

我们在500强企业占比不少,在科技领域更是有优势。现在我们国家开始挑战科技,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无人机等等开始对一些发达的国家产生了威胁。4G就是最好的证明,4G的诞生,促使了我们国家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的弯道超车,无现金支付横扫了中国,慢慢也在横扫其他国家。4G技术的应用,又让京东、小米、滴滴能够快速地成长。

5G更是如此,不但是通讯速度的提升,新能源车的无线充电,VR等传播技术都将得到大规模应用。在5G研发上,美国也信誓旦旦,都说2019年是5G元年,世界各国都争先建立5G市场,而在5G领域中国也有着巨大的优势。

既然是“美国利益优先”,面对中国的发展、企业的扩张、科技的发展,美方自然看不下去了,也忍不下去了,就用贸易战的方式阻止发展。可以说,贸易战,实在是美国不得已的最后手段。就如史蒂夫·班农在日本的演讲赤裸裸的暴露了美国这一届政府的国策:防止中国2025年高端制造动摇美国高科技的领先地位;单单这一句话就足以证明。
 

美股对A股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小

美方这次觉得加征关税对自己有利,甚至觉得加征关税就等于从中国口袋中白拿钱,然后自己坐收渔利。可事实正是相反,毕竟美国进口商和零售商对关税的消化能力有限,关税增加额度必然会体现在最终消费者的支出环节。

美国政府寄望于企业找到替代进口来源,可现实情况是很多美国企业主很无奈,自己国家劳动力成本太高,这样对消费者太不利了,白白让消费者去承担,毕竟有数据计算,2018年美国对其贸易伙伴加征的关税,使美国消费者和进口商去年每月损失44亿美元。关税造成美国消费者和生产商每年需承担688亿美元的成本。这笔账不划算!而中国商品物美价廉,从中国采购这是最好的互利共赢的结果。

尤其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今年6月20日也在中美经贸摩擦关键议题研讨会上表示,美国挑起贸易战是逆全球化、逆势而动的行为,损人不利己,最终将以失败告终。事实上,95%以上增加的关税是由美国进口商承担的,成本压力最终会转嫁给美国民众。确实如此,美国对华为等中国高技术企业封堵,固然会对中国企业带来损失,但美国高科技公司的市场20%到50%长期服务于和出口于中国市场,所以很可能中国企业还没死亡,美国企业先行死亡,因为市场份额少掉20%到50%,一些企业亏损、倒闭是避不可免的。

而企业发展的不好,自然会影响企业股票,中美贸易摩擦这也对资本市场肯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有的时候甚至可能就是双方直接博弈的战场。回看过往,其实我们的股市经过这几年的大调整已经处于低位或者底部区域,冲击相对有限。虽然短期来看这是一个不小的外部不确定性因素。但现在贸易磋商已经很长时间,为了让我国股市收到的影响小一些,现在管理层也在使用各种政策调控工具,尽可能不让股市出现大起大落,也防止市场投资者的情绪过低。

很多时候A股走势会受到美股的影响,美股大涨,刺激A股上涨,而美股下跌,偶尔多多少少也会影响A股。但这段时间,美股最新估值在中位数偏高位,它的经济和上市公司盈利都有下行压力,而估值在相对高位,调整概率是非常大的,长期来看,对A股的影响会越来越小。
 

A股现在估值较低,有很大发展空间

俗话说“兵者诡道也,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在摆明美股对A股的影响越来越小之后,现在中国的态度倒是不骄不躁,因为贸易摩擦,优势在中方,毕竟中方各方面的体量更大。
而且A股估值相对较低,我们知道PE和PB指数对A股是很重要的指标,也就是市盈率和市净率。我们看下表。
 
PE和PB的状况表(截止2019年至5月31日)

  PE PB
上证50指数 9.35倍 1.14倍
沪深300指数 11.64倍 1. 38倍
创业板50指数 51.50倍 4.63倍
中证500指数 25.98倍 1.82倍
中小板指 22.97倍 2.98倍
创业板指 51.80倍 4.08倍
 

 
 
 
根据上表,现在PE还处于低位,市盈率不高,除此之外,目前中小板指、中证500指数及上证50指数的市盈率位于历史25%分位数以下,其余指数市盈率位于历史25%分位数以上,其中中小板指与中证500指数居于15%历史分位数以下。  

PB也处于低位,市净率也不高。除创业板指与创业板50指数外,其余指数市净率均位于历史 25%分位数以下。

如果单单比较PE和PB的状况,还不够说明情况,那么我们可以对比2005年年底、2008年年底、2013年年初三次市场低点估值水平,目前重要指数的PE和PB估值已低于2005年的估值底部。其中上证50指数的PE已经低于2008年年底估值底部,中证500指数PE估值为26.37,高于2008年年底55.14%,而上证综指回升至2008年底部以上。市净率方面,上证综指和上证50指数均低于此前三次大底。

既然美股对A股的冲击越来越小,而且A股估值处于低位,那么今后A股长扬的光肯定是会来的,但我们要走过一个长长的隧道。而且现在很多板块和个股都已经处于估值较低的位置,A股又到了一个提倡价值投资的重要时机。现在最好的做法就是在构建好股市核心资产的同时,多注重价值投资,除此之外我们投资者更要关注时间,因为很多东西需要时间来消化风险,来构筑底部,来堆积更多的盈利支撑,而且中美关系可能会长期化,我们就必须构建长期的战略,才能走出这条长隧道。

核心资产的新牛市才是亮点

目前PE和PB较低,A股处于结构性底部,但正如上文所说,新牛市应该是核心资产的新牛市。从中长期来看,今后的3年里面,我们认为是核心资产为代表的中国优质权益资产的新牛市起点。

美股的核心资产特别是科技型行业龙头,这几年行情很好。从宏观角度来看,无论是利差倒挂,还是美国经济下行风险,资本市场的反应不敏感。这次贸易之争涉及到的科技股,美国企业股票的反应比较大,也是有意思的。美国准备不卖给中国芯片,美股芯片股票连续大跌,相反,中国讨论不卖稀土给美国,A股稀土股票连续大涨。

我们的股市总会有很多意外。但决定A股后市前景的关键因素将会是什么呢?必须是以核心资产为代表的中国优质权益资产。主要是以下几点带来曙光和基础。

第一点:中国的资本市场逐渐正规化和开放,今年,相关机构监管的开放措施逐步落地。随着A股正式纳入MSCI指数并逐步提升纳入比例,富时罗素也将于近期正式将A股纳入其指数系列,表明国际投资者看好A股市场前景。除了这些,我们内部也在加快推进资本市场改革。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已进入关键阶段,这项改革将在关键制度创新上实现突破,进而带动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

第二点:虽然现在估值较低,但是长期来看,基本面盈利状况将逐渐取代估值修复、主导下一阶段行情。其实2019年上半年主要是政策年,比如年初政策开始发力稳增长、减税降费落地、外部增长预期稳定后,这些都有利于经济、企业以及股市的发展向上。

第三点:在第二点基础之上,行业的基本面和企业的基本面是否存在超越市场的预期差,这一点将在后续市场中逐步被验证,而有些行业或者企业在基本面逐步见底的情况下,业绩驱动将是未来行情的上涨动力。

其实在外部因素的压力下,想要走出好的企业很难,但是一定由企业能走出来,我们回头看看日本经济和股市经历了迷失的三十年,低迷时期但也有好的企业走出来了,里面主要是消费、医疗、新材料,包括一些工业,有科技含量的公司,背后的逻辑就是虽然总量经济可能低迷,但总会有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公司、高科技公司会重生。

 就像如今的华为,虽然处于重重压力中,但是依然在奋斗,依然在寻求全球化的自主可控,开放心态下的自主可控,现在华为代表的是高科技的制造业,反映了优秀公司的竞争力在不断提升。因此,提高企业的质量与竞争力是我们这场长期战略中的必要手段。
 
上面提到的这些都是核心资产为代表的中国优质权益资产的新牛市起点。逆向思考的话,通过中美贸易摩擦也会将我们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短板暴露出来,哪里有短板,就会让我们的目光聚集在哪里,如果改革的不够好,那么我们就大力度加快改革;如果开放的不够好,那么我们今后就扩大开放力度;如果创新的不够好,那么我们就加大创新力度。

就像对症下药一样,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不断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更加注重依靠消费和创新来带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质量提高了,上市公司质量会提升,今后的A股市场上涨的基础与动力会更加牢靠与强劲。我们希望中美能够合作共赢,和解将是下一步棋。经济上行和A股长扬是我国的长期趋势。而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段时间正是选择企业的黄金时候,是考量基本面的关键时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