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金融 > 列表

金融监管新格局,强化管事更要管好人

作者:王镭   来源:《财富时代》2023年5月刊 2023-05-22 00:00:33

2023年全国“两会”后,《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正式出台,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得到全面重塑,形成在中央金融委员会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集中统一领导下,由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证监会、外汇管理局(“一行一总局一会一局”)的行政部门具体落实的架构。

这一框架对中国金融乃至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有什么影响,会为哪些改革破题打下基础,值得我们认真讨论。

进一步强化“党管金融”

2020年,国务院金融委的会议就明确了监管系统化要求,“既要鼓励创新、弘扬企业家精神,也要加强监管,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有效防范风险……监管部门要认真做好工作,对同类业务、同类主体一视同仁。要监督市场主体依法合规经营,遵守监管规则,完善公司治理,履行社会责任。”

从历史上看,能够危害颠覆一个国家的行业就两个,一个是文化行业,一个就是金融行业,不同的是文化思想领域的侵蚀是缓慢的,而金融系统性风险若发生了,就会迅速对国家造成巨大的影响。经过此后两年多“强监管”的实践,本次金融监管机构的改革,更加明确了党管金融的根本原则,也让金融监管体系更加健全。

具体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是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提到的,在银保监会基础上组建金融监管总局,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工作,而更重要的还在于党中央机构深化改革方面:

一是组建中央金融委,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负责金融稳定和发展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研究审议金融领域重大政策、重大问题等,设立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作为中央金融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列入党中央机构序列;熟悉党内法规制度的都明白,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是在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的。

二是组建金融工委,统一领导金融系统党的工作,指导金融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作为党中央派出机关,同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合署办公。同时,不再保留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将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职责划入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这一改革内容强调了中央在金融工作中的核心领导地位,中央金融委、金融工委是“强化党管金融”的一体两面,一个管事,一个管人,增强了监管的统筹协调,有利于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更好助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管好事”,双峰监管从探索到成型

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在银保监会基础上设立的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使监管模式从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迈进了一大步。最终形成“一行一总局一会一局”的监管架构,能够使行为监管、主体监管、功能监管和审慎监管实现协调兼顾。

其中,央行主要负责货币政策执行和宏观审慎监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主要负责微观审慎监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证监会主要负责资本市场监管。从外部看,央行偏重宏观审慎监管,金管总局和证监会偏重微观行为监管;从内部看,每个部门又都侧重在一个领域集中行使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的职能,这种双重双峰的监管模式,更能确保金融监管的一致性和全覆盖,双峰监管模式由此形成。

学界认为两家功能互补、隶属平行的监管机构分别执行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的监管模式即为“双峰监管”。最早由英国金融学者迈克尔·泰勒提出,央行一般作为审慎监管当局,主要通过制定政策和强化措施,负责金融市场稳定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行为监管当局则主要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进行合规监管,通过打击不良行为规范金融市场,从而实现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目的。双峰监管不再仅关注金融机构自身,而是将监管矛头指向了泛金融领域的整体风险。

这一点在本次改革中体现较为明显,其核心一步就是新的金管总局以管理一切金融行为为重点,其支撑在于金管总局和证监会都列入国务院直属机构,一改过去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仅仅拥有授权监管的职能,而新的金管总局和证监会作为政府行政机关则被赋予全面监管的行政职能。

具体到落地层面,审慎监管依然是全球各国维护金融稳定的不二之选,央行职能的重新划分,将消保职能和对金控公司的管理权限划入金管总局,有利于央行更集中于宏观审慎监管,通过在资本充足率、风险控制、内部管理、流动性约束、资产质量、损益补偿等方面制定监管规则,促进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与金融系统的总体稳定,实现对金融风险负外部溢出的有效控制。

而行为监管的强化突出在几个方面:一是金管总局集中管理金控公司,不论是金融企业还是非金融企业发起组建的金控公司,都纳入同一个监管机构管理,有助于监管的一致性和公平性,避免监管套利。二是金管总局将管理全部金融行为,包括持牌金融机构和不持牌企业的金融行为。与银保监会作为事业单位可以直接管理企业,拥有一批“会管金融机构”不同,金管总局作为行政部门,不能直接管理金融机构,只能通过规则来管理金融机构和金融行为,可以有效改变少部分“会管机构”被过度管理,有些金融行为却得不到有效监管的情况。三是强化行为监管有利于未来充分应用区块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强化对金融行为的监管,协调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税收政策的统一性,以科技应用促进金融机构和行为的合规性,从而提升保护金融消费者的能力和效率。

“管好人”,强化金融行业的服务之本

2017年7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金融工作“三大任务”——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以及“四项基本原则”——回归本源、优化结构、强化监管、市场导向。

金融的本源是什么,要全行业回归金融作为经济润滑剂、服务实体经济的主业主责,而非无序扩展、主导经济的角色,本身就非易事。除了管机构、管行为,关键还是管好人,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有“管好人”的组织优势,这在本次改革中亦有充分体现。

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金管总局和证监会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后,不再拥有工资自主权利。此前银保监会、证监会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其工资总额由人社部确定,可以包含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虽然2004年开始其工资标准参照公务员标准管理,全部纳入财政预决算管理。但财政部负责按发放公务员标准的工资部分,与人社部确定工资之间的差额部分,可以由事业单位自行解决,多年来,银保监会、证监会均采用不同的方式填补工资缺口,长期以来在大的行政系统内部,这两个单位工资都是最高的。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指出,加强金融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统一规范管理。“一行一总局一会一局”及其分支机构、派出机构均使用行政编制,工作人员纳入国家公务员统一规范管理,执行国家公务员工资待遇标准。这意味着一行两会等相关部门的收入将面临50%以上的降幅,回归到公务员体系的正常水平。

2021年9月,十九届中央第八轮巡视对25家金融单位党组织开展常规巡视,金融领域因为贪腐落马的官员、企业高管不胜枚举,但金融领域反腐败情势依然严峻,对比其他行业,金融业的高薪酬让腐败行径并未得到收敛,相关情况难以令人满意,越发成为舆论焦点。

2023年2月23日,中纪委网站刊发了一篇题为《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的文章,深化对金融、央企领域和行业“四风”表现形式和特点的认识,坚决摒弃“例外论”“特殊性”“优越性”“无关论”“业务需要论”等错误论调,破除“金融精英论”“唯金钱论”“西方看齐论”等错误思想,整治过分追求生活“精致化”、品味“高端化”的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纠治行业“潜规则”和不正之风,铲除“破窗”效应、“法不责众”心理和“比烂”心态,不断加固金融和央企领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堤坝。

接下来的金融监管机构人员改革,让破除金融例外论,从金融监管机构开始了。

中央金融工委的成立从党建工作入手,管理各类金融机构党组织的政治、思想、组织和作风纪律问题,核心是通过“管好人”保证金融体系的垂直领导体制。其职能上集中了主要金融机构的重要人事权,使其能有效监督全国金融体系:各金融机构党委书记、副书记和党员列入金融工委管理,各金融机构的省级分支机构、派出机构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的任免须征得中央金融工委的同意。

从治理经验上看,管住了人就能让管事、管权、管钱有了抓手,对于发挥组织优势,强化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中央对金融行业的政令畅通落地有效,提供了根本保证。

作者:王镭,知名财经博主、微博股评团成员、头条文章作者 微博签约自媒体。

注:文章表述论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