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栏 > 张望天下 > 列表

新媒体时代的注意力经济

作者:张国庆   来源:财富时代杂志 2019 08月刊 2019-08-29 14:38:00
       
       新媒体时代的新经济也是注意力经济。如《迷恋》的作者所言,“过去信息稀缺,但注意力充沛。如果你可以给予消费者信息或娱乐,你的信息就有能量。而现在的情况恰恰相反。信息充沛,但注意力稀缺。搜索引擎已经把信息变成了商品。同时,注意力也变得更加有限,消费者已经被众多选项搞得有点不知所措。你的影响力就取决于你使人们采取行动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有效的传播、广告的宣传、互联网经济效益的取得,都与能否有效吸引注意力密不可分。而且在吸引注意力方面,你还要面临激烈的竞争与挑战。这一点,自媒体的经营者感触尤其深切。
       对经济利益的考量,是互联网发展的“双刃剑”。从理论上讲,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发展受制于经济和口味两种因素:一方面,传播者(包括媒体)为了经济利益需要适度地迎合受众的口味;另一方面,一味地迎合也未必会被受众长期买账,如果缺乏个性、独立性和有意义的内容的话,还是会被受众和市场抛弃。如何把握这个度,对传播者及舆论引导者都是一个挑战和考验。

无休无止的注意力之战

       新媒体、新经济,从本质上说,是注意力经济。“为了找到受众,媒体必须在注意力市场上相互竞争。然而,人类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人口的数量、每天的时间都是有限的。这是注意力市场无法摆脱的限制。越来越多的媒体争夺注意力,它们所抢夺的受众变得越来越少。这是一个零和游戏。”这也是互联网媒体崛起后,传统媒体失落的重要原因。注意力市场是有限的,媒体之间的关系必然是此消彼长。今后的问题,只是谁占有多大市场份额或者确切地说是注意力市场份额的问题。

       归根结底,注意力经济及其所关联的网络话语权,都与互联网上的“流动性”有关。从历史上看,“人口密度的增加,自然而然地改变了人们互动的方式,更加引人注目的是,由于运输的发展,人们的流动模式也发生了改变。”可以说,人口密度增加强化了人际连接,也提高了社会活力。同样的,互联网时代对人类生活的一大改变,就是大幅度增加了人们在互联网上的流动性,也改变了传统的信息(包括人际交流)流动模式,实现了更大范围的社会连接,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活与经济生活的活力。这也是互联网时代流量之争的经济性与社会学背景。

       流量(也可以说是互联网上的流动性)之争,关系到互联网上的话语权斗争。正如经济学家所言,“财产不是一样东西,而是一样价值。当一个人购买了一块土地的时候,这个人需要的不是物质的东西,而是对利益流的控制,这些利益流来自于延伸到未来的安排和情形。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为了得到不同的利益流而花钱的原因。”同样的,在网络上,也是存在利益流的,比较直观的就是流量之争,因为流量这种利益流关乎到太多的线上与线下的利益,网站需要,品牌需要,很多团体与个人也需要。

       流量之争的另一面,就是时间之争。按照拿破仑的军事学说,相比空间,他更在乎时间,并且反复谈论过时间在军事斗争中的重要性。事实上,如果将互联网比作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的话,其争夺的核心也是时间:公司想方设法地吸引人们的时间,网红想方设法地黏住观众的时间,而个人则希望最大化时间的收益与价值,或者用时间来进行自己所喜欢的消费及消遣活动。

       名人轶事,突发新闻,是吸引注意力的主要方面。多项统计表明,社交媒体用户也表现出类型偏好,人们有着不同的消费倾向,而这些消费多半都在网络上,这也正是互联网越发强势的原因所在。这种消费也是彼此的。受众在消费着名人,而名人则在消费着流量。

       互联网时代,尽管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但受众却呈现集中化的趋势。一方面,数字媒体日益增多,在它们为了公众注意力而战的时候,受众实际上已经被分化(或者说碎片化)了。但另一方面,所有媒介形式的文化消费依然十分集中,而且这种集中的局面很可能继续存在。主流网站吸引了绝大多数用户流量,媒体越丰富,受众越趋于集中。这种垄断的局面一旦形成,便很难改变,除非媒体自身犯下大错。在这种情况下,其他一些业态,也必然都附着于这些垄断性的媒体上,从而成为这些媒体进一步垄断的支持力量。而受众,无论是出于习惯,还是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或替代物,也必然会将注意力投放在这些媒体上,只不过,对个人来说,注意力资源有一个分配问题,如何在各种数字媒体之间分配?如何在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分配?如何在线上与线下之间分配?

       内容消费贯穿了过去一百年的社会进步史。1920年左右,随着无线电的出现与普及,人们每天花费在内容消费上的时间从大约2小时翻倍到了4个小时。此后,随着电视、互联网、电子游戏的出现与普及,到了2011年,美国人每天花费在内容上的时间超过8小时,而此番移动革命则进一步增加了内容消费时间,增加到10个小时左右。可以说,过去一百年间,几乎每一种新兴媒体的崛起,都会增加人们的内容消费,就像电商的出现增加了人们的消费,并拉动了快递业。但在数字媒体时代之后,问题来了,因为时间与注意力是有限的,人们用在内容上的时间不会是无限增加的,接下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便成了各方角力的关键。

       从某种意义上说,影响注意力经济的是“内容休克”的问题。简单来说,内容休克代表着目前普遍的营销难题:有太多的内容需要了解,而人们的时间又太少,以至于很难将内容全部消化。换言之,互联网时代的成功营销,就是如何解决“内容休克”的问题,让目标人群的注意力凝聚过来,或者加速内容的消化。这其实与城市化进程在某种意义上有相似之处。

为什么城市越来越大?

       聚合效应起到关键作用。为什么城市的扩张会带来一定机会,尤其是提供了聚合效应之后?部分的原因是,“当人际交往增多,以及例如对文化生活或经济联系方面的要求提高时,人们对居住在能提供这些便利的居民点的愿望也将会增强。同时这样的居民点也将提供较好的挣钱机会,或者贫穷的国家中至少能提供某些挣钱机会。”这也是无论城市化进程,抑或互联网发展过程中,自动持久地出现越发强烈的集中化趋势的原因所在。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由于层出不穷的创新,提供了极强的聚合效应,增加了人际交往与互动,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提供了便利而便宜的购物场,使得人们越发强烈地被互联网“拴住”了,“不可自拔”。而马太效应也使得这种趋势继续强化,互联网领域的科技与经济创新也便日日常新了。归根结底,还是这一进程给人们带来了太多机会:娱乐的机会,学习的机会,交流的机会,创业的机会,赚钱的机会,等等。

       机会所在,人潮所动。

       朋友圈的兴起,其实也是吻合了这种聚合效应,尤其是曾经风靡一时的朋友圈营销与朋友圈形象塑造。这一点,与西方的“情感经济学”不谋而合,也即,都是鼓励公司将其品牌转化为一个业内人士所称的“至爱品牌”,并且寻找、发现并培养那些理想的消费者(积极活跃、投入情感以及社会关系广泛)。体现在社交媒体时代的朋友圈营销中,就是无论公司或个人经营者,都十分重视情感经济学在朋友圈中的作用,打感情牌、打病毒传播牌、塑造至爱品牌。不仅如此,通过朋友圈来塑造自身的形象,进而获得更多的关注与各种机会,走的也是情感经济学的路子,产生的也是聚合效应。

社交媒体上的走红效应

       在社交媒体面前,几乎所有人都是新手,也都一样需要付出代价才能做好自己,或者说,经营好自己的个人品牌。“就连最聪明、最精明的人也要经过试验和失误,才能最终发现什么适合自己,什么不适合自己。”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的一生,就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经营个人品牌的过程。而如果我们能将其中的失误与错漏,当成经营好自己的个人品牌的试错过程与成长代价,也许会更加坦然地面对人生的种种失意、错过与无奈吧?

       事实上,每个人的个人品牌(无论你是否意识到,它都事实存在着)是有其独特性的,只是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品牌”,这一方面取决于你如何看待自己,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别人怎么看待你,当然,这其中非常关键的是,你如何影响他人正确地看待你自己,或者说你希望大家看到怎样的你。一言以蔽之,你有什么样的名声,就有什么样的品牌。而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社交媒体时代,名声的确立与损毁,都是有加速度的,有些人迅速崛起,有些人一夜坠落。

       最为成功的品牌——无论是自品牌还是企业品牌——都在努力打造在某方面的知名度。最重要的是,如果你是一个所谓的通才,那么别人不会对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当某个项目需要去完成的时候,别人根本不会想到邀请你,只会邀请某方面的专家。所以,如果你真的想不断前进,就需要成为某方面的专家。只有成为专家,你才可能拥有在某个领域的话语权,才更会被社会所重视、被人们所需要,也才会有更多的人慕名而来,从而给你带来更多的机会。

       成为信誉品牌和顶级品牌的必经之路是——构建并保持品牌的文化知名度,使其凌驾于品牌的个体相关性之上,保持品牌本心,一如既往地坚持创新,不断发展和诠释新鲜事物,转化和增加新的品牌故事,用品牌经验创造新惊喜。这既是信誉品牌与顶级品牌的必经之路,其实又何尝不是个人品牌确立与保持之路呢?道理其实都是相通的,成功之路也都是相似的。

       新媒体是顶级品牌的朋友。现代社会,网络无处不在,智能化越发普及,顶级品牌也终于发现了这一优势,新媒体完全可以成为它们最好的朋友,进而将它们的品牌传播到全球各处。顶级品牌对新媒体的愈发重视,也进一步促进了新媒体的快速发展,顶级品牌的网络传播需求,它们的品牌号召力,也都是新媒体的朋友。

       朋友,就是相互成全的。

当广告影响到阅读……

       在传统媒体占主流的时代,“对广告部经理来说,报纸是创造广告收益的媒介。编辑的工作是给广告部人员所卖的广告栏目进行加框、装饰。最终,我们可以把新闻看作一种公共运输设施,就像铁路和邮局一样。”罗伯特·帕克的这一感慨,放在互联网时代依然是应景的。不仅人们在阅读、观赏的过程中要不断受到各路广告的影响,而且一些互联网媒体也不可避免地承担了这些广告商一定程度上的公关任务,有关其的负面消息,则是尽可能屏蔽或淡化处理。并且由于互联网发展实在太快,互联网媒体良莠不齐,人员素质更是分化严重,在这方面的问题,比传统媒体还要严重。

       新媒体时代使广告业焕发了青春。正如扎克伯格等人所期待的那样,互联网尤其是社交媒体时代,媒体与广告成功地混为一谈了,从而克服了主流媒体最为头疼的难题——社论变成了软文,媒体变成了赞助商传递信息的传声筒。营销是双向的,而广告则是社会的,扎克伯格表示。所有亲密行为都能作为品牌推广的机会,所有的友谊都可以货币化……这个系统的逻辑是这样的:一开始系统会让顾客放心地将他们的个人数据上传,但随后系统不仅会把这些数据卖给广告商,还会让顾客成为这些广告的载体。相比之下,顾客们所得却十分可怜,而且往往会被忽悠着购买很多不必要或者完全没必要购买的东东,甚至有些还是假货乃至陷阱,比如非法理财、P2P骗局、币圈骗局等。不仅如此,由于很多人在朋友圈大肆地做广告,形成了对朋友们的疲劳轰炸,还影响到人们对朋友圈的兴趣与好感,乃至影响到人际关系。

       事实上,互联网广告的负面效应已经显现。即便美国人都在抱怨,购买Facebook广告的人越来越多,对很多小公司来说,Facebook的广告价格已经高不可攀,而且用户对Facebook上那些付费推送的内容也视而不见,这种每天重复的公告板式的广告具有扰乱性不说,其内容也无甚亮点,被无视很正常。这其实就是另一种形式上的“内容休克”。不仅是因为人们注意力有限,也是因为这些小公告影响人们的正常阅读,同时也影响到了注意力集中,浪费时间不说,心理上也有不适感。这种广告多了,人们就会反感一切类似广告,从而使广告效应变为负面,甚至于不如不做。在这种情况下,推送方式与频率就需要商榷了;还有就是内容,必须让人好接受,有新意,有舒适感。

       必须承认,“要人们停下手上的工作去看广告的年代正在消逝,甚至可能已经消逝了,这种营销手段的成本太高,会拉低收益率,现在你应该把营销内容与时代潮流融合,让人们在吸收流行文化的同时,连带吸收你的故事。”这种将营销或者说广告内容包裹在流行文化与热点话题里的做法,更为先进,更加容易被人接受。如果再能多一点幽默感与浪漫感,效果就更好了。在注意力就是金钱的时代,你若试图强行将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你的广告上去,是非常粗暴而愚蠢的,包括一些网站打开就要让你看的广告,往往只会令人厌烦,只想着将其点掉。好的互联网广告,应该是不打搅人们的正常阅读、收听与消费的,而应该是自然而然地融合在文化和娱乐中去,让人不知不觉间接纳和接受。

       新媒体时代,对于广告与营销人员,也是一种历练与成长。美国学者感慨地说,如果电视台让营销人员看数据,证明他们每次播出烂广告,消费者就会关掉电视或者换台的话,那之后电视广告的质量会好很多。而这恰恰就是新媒体能够为人们做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媒体让我们看到消费者的实时反应,逼我们变成更好的营销人员、策略家和服务提供商。事实上,即便广告与营销人员只是得过且过,但新媒体带来的反馈,是管理者与厂家所无法忽视的,除去极少数管理不善者,绝大多数人都会想方设法寻求改变,这本身就是很好的刺激与激励,督促人们在社交媒体时代做得更好、更到位。
 
吸引注意力的努力本身也不能分散注意力
 
吸引注意力的努力本身也不能分散注意力——这话看上去有点绕,但却是注意力经济的关键所在。换言之,如果你用来吸引注意力的努力本身就是“目光涣散”的、游移不定的,又如何会持续吸引他人的注意力?
一些经典品牌的成功,其实也说明了这一点。用研究者的话说,“对数量有限而品质一致的菜单的限制,使得特许经销商可以保证顾客在第一次跨进XXX金色拱门时就能享有愉悦的用餐体验。”在这里,品质一致体现了对标准化的追求,而数量有限则体现了对注意力的关注。
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媒体所做的一切吸引注意力的努力,也是对人们的注意力与自制能力的考验。如学者们多番提及的那样,18世纪和19世纪的阅读同今天的阅读有着截然不同的特征,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那个时代,铅字垄断着人们的注意力和智力,除了铅字以及口头表达的传统,人们没有其他了解公共信息的途径。公众人物被人熟悉,是因为他们的文字,而不是因为他们的外貌,甚至也不是因为他们的演讲术。那个时候,阅读是很严肃的事情,人们对于用铅字传播思想与观点的人也非常尊敬,即便是有非议或争议,也是将对方当做文化人来争议或非议的。因为注意力高度集中,所以那个时候的思想传播更有效果,也更加系统化,因为人们有较多的时间和耐心去接受这些信息和思想传播。
但在新媒体时代,情况就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你会发现,颜值、标题、热搜、噱头等与内容、内涵并没有直接联系的东西在强烈地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并且慢慢地使很多人失去了静心学习、思考、写作的耐心与注意力集中的优点,这一切,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很多人变得浮躁、轻率,而那些有思想或内涵的人则显得孤独、不合时宜,这也促使了以往做基础研究或用心阅读、思考、著述的人开始走迎合受众的路子,而渐渐地失去了自我,远离了初心。
新媒体时代,守住初心很难,但也十分值得。初心所在,远航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