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经济 > 列表

加强金融强国建设 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

作者:李恩付   来源:《财富时代》2024年3月刊 2024-04-15 21:36:25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重要核心竞争力,金融强则国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迎来了巨大的发展,从小到大,已经形成在中央金融委和中央金融工委的领导下,在“一行一局一会”(即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的金融管理下,以大型银行、金融集团为主体,股份制等中小银行等为辅的多层次金融机构体系和以沪深京建议所和区域性的金融市场体系,以及金融业务及金融人才体系,金融为实体经济及国家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截至2023年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57.84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社会融资规模存量378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235.48万亿元;股票总市值10.98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债券余额22.29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保费收入0.72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金融大而不强的问题凸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融资结构失衡。2023年末,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及企业债券余额为42.54万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11.25%,与发达国家直接融资比例50%-80%,美国80%-90%比较,在支持微观经济主体内生性发展方面尚有很大的差距。

二是创投风投及投行实力不足,金融市场不够强。风险投资及投资银行实力较弱,截至2023年12月末,我国公募基金管理规模3.9万亿美元,仅相当于2023年6月末美国共同基金18.85万亿美元的20.69%;存续的私募投资基金管理基金规模2.91万亿美元,仅相当美国私募投资基金的11.62%;我国前十大证券公司总市值1914.88亿美元,仅比美国高盛一家投资银行多出657亿美元,前十大投行的营收、净利润分别仅相当于美国前四大投行的1/10、1/4。

从股市看,2023年末我国境内股市总市值为10.98万亿美元,占全球的10%,与第一大经济体美国股市在全球的占比相差35个百分点,而美国的苹果、微软、亚马逊、META、特斯拉、谷歌和英伟达七家上市公司市值达12万亿美元,超过我国股市总市值,表明美国作为第一大经济体,也同时站在全球金融市场的至高点。从证券化率看,到2023年12月末,中国股市总市值与GDP比例为61.71%,仅相当美国181.87%的33.93%,日本136.67%的45.15%、英国96.42%的64%。从债券市场看,2023年末,中国债券市场余额22.29万亿美元,与同期美国比较相差29万亿美元。从保险市场看,2023年末我国保险密度、保险深度不仅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而且保险的密度、保险深度分别相当于美国的6.3%、5.8%。

三是金融开放程度不够,开放水平亟待提升。目前,我国银行主要靠利差收入为主,外资银行在境内业务占比不高。在金融市场开放方面,通过沪港通、深港通和提升外资持股比例等多种多样形式,加快了金融对外开放程度,但与第二大经济体和建立国际金融中心比较差距较大,主要表现为外资持有境内股票市值不高、境外机构境内发行熊猫债、点心债不够,以及我国金融市场尚属于在岸市场,尚未与国际上的交易制度、规则等方面接轨,甚至与印度股市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例如,截至2023年三季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资产规模1.77万亿元、2.18万亿元,分别占股市总市值、债券余额的1.97%、1.42%,两者合计不超过3.5%。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尚有差距,据IMF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调查,2023年第三季度,各国央行持有的美元、人民币储备的比例分别为59.2%、3.9%,分别名列第一位、第五位;Swift数据显示,2023年12月,全球跨境交易货币前三位中,美元占比82.84%、欧元占比7.35%、人民币占比5.07%;在主要货币的支付金额排名中,美元、人民币分别以47.54%、2.86%,分别名列第一位、第六位。

对策建议:

一、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推动形成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体系。按照“六个强大”“六个体系”,即拥有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的要求,切实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有关金融强国建设精神,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统筹推进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建立健全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多样化专业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稳慎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兑换的水准,强化境内境外有效融合,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着力把上海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不断提升金融定价权、金融资源的配置能力。

一是建设强大的货币。加快现代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包括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DLT)央行数字货币(CBDC)桥项目等多边跨境清算平台建设,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推动人民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结算、投融资,提升跨境参与度、便利度,提升人民币在支付、储备、投资方面的国际影响力,重点要加快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进度,加快形成美元、欧元、人民币三足鼎立的格局建设,力争人民币成为继美元、欧元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货币。二是建设强大国际金融中心。按照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要求,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协议中金融领域相关规则及美国401K,推动会计、税收、审计和刑法及公平无差别信息披露等标准及精简限制性措施,加快出台与做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等多种制度性改革,深入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规制开放促进和推动金融市场高水平、高质量开放,加快资本市场与主要资本市场国际规则接轨的步伐,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企业在境内的金融市场上市融资、交易和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熊猫债、在香港市场发行更多的点心债等债券,逐渐形成在岸市场与离岸市场双向开放的格局。

三是建设强大的中央银行。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强化国别政策预判,加强宏观审慎经济政策与金融市场、实体经济的协同、联动和配合,把提高直接融资比例与做强金融市场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四是建设强大的金融监管。牢固防控系统性金融的理念,统筹效率、开放与安全并重,按照功能性监管、持续监管、穿透式监管和协同监管的要求,构筑有效跨机构、跨市场、跨领域、跨境的风险识别、预警和处理的防控体系,确保金融监管与创新相适应、金融开放程度与金融监管能力相适应,不断提升金融风险管控力,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二、加快建设强大的金融机构,推动形成强大的金融机构体系。把科技赋能金融、加速人工智能在金融系统的场景拓展和整合中小投资银行与做大做强投资银行结合起来,引导大型金融机构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参与全球化数字化、智能化金融服务,发展智能投顾和中高端客户的挖掘工作,发挥投资银行的中介功能和投资功能,让符合条件、稳健的金融机构在海内外的大风大浪中得到锻炼,重点打造包括一流投资银行在内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竞争力的金融机构体系。扎实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加强AI+金融应用场景拓展,支持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同时发力,完善以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为主,以股票、贷款、债券、保险联动的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加速资本与知识产权融合,在资产端、资金端和技术端同向发力,打通“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转化通道,构建适合“萌芽”期、“养活”期、“成长”期、“壮大”期等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生态体系。加大力度培育机构投资者队伍,大力发展天使投资、VC、PE 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重点稳步发展风险投资、创业投资机构体系,引导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加大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新经济领域初创期实体企业的能力。积极开展创业投资试点,在创投企业所得税按20%计征等优惠政策、在管理人和产品备案、信息共享等方面提供便利化服务。发挥政府创业投资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杠杆作用,加大创业投资支持力度,加大对民营资本让利幅度,优化返投比例,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鼓励国有企业设立创业投资企业,建立健全国有创投企业考核及容错机制,在尽职调查到位、决策程序依法合规和未谋取个人利益等前提下,对实际发生的损失予以容错或免责。组织开展国有创业投资管理团队跟投试点,建立与创业投资行业发展相适应的薪酬分配机制。按照市场化、便利化的原则,支持有条件的社会资本发起设立投资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基金和企业创业基金。把锻造忠诚、干净、担当和具有国际化视野、熟悉国际金融业务的金融人才队伍结合起来,建立健全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加速创业投资企业、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主体集聚,尤其是要吸引国际创业投资机构集聚。

三、加快夯实基础工作,推动形成强大金融生态体系。把提升直接融资比例,推动市场主体优化投融资结构作为重点,发挥金融市场在社会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一是发挥科创板试验田和先进示范作用,以全面推行注册制为契机,加快资本与技术融合,有效打通资本链、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有机融合,发挥资本市场在促进技术进步中的作用。二是完善上市公司退出机制,通过资本市场的并购重组、破产重整和退市等各项机制,淘汰落后低效以及不产生任何经济效益的“僵尸企业”,促进上市公司优胜劣汰,确保资本市场“血液”的良性循环。三是积极鼓励社保基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尤其增加权益类投资比重,积极推动“风险-收益”偏好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高度适配的长期资金,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专业优势,建立对机构投资者的长周期考核机制,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四是加快金融衍生品发展,进一步丰富股票、国债、企业债、基金、股指期货、零碳金融产品等多种金融工具,着力打造世界领先的零碳金融高地。五是把做大做强上市公司质量作为资本市场做大做强的基石来抓,支持上市公司加大回购股份及注销力度,坚持集体诉讼制度,提高市场主体透明度,推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六是建立金融违法行为举报激励制度,打造优质的舆论生态和中国特色金融生态文化体系。七是借鉴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成功的经验,推出上海、深圳繁荣成分股指制度,着力打造中国金融市场风向标。八是积极主动参与数字金融规则标准的制定,构建与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监管、合作、协调工作机制,强化与国际上金融监管机构对话、协作,争取我国在全球数字金融中的话语权、主动权。

作者:李恩付,四川省政协委员,民建中央财政金融委员会委员,民建四川省委财政金融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原高级经济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