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经济 > 列表

相比信贷、上市,债券之路更适合民企的发展

作者:玉名   来源:《财富时代》2023年11月刊 2023-12-11 20:59:29

图/摄图网

对民企来说,融资难,融资贵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解决这个方法有三个,信贷、股权(上市或定增)、发债等,而民企方面缺乏抵押物,运营也有不确定性,信贷方面的确有问题;而股权方式,容易稀释主导权,失去对企业的控制权,逐步沦为资本主导;而发债还是更可行的,历史上也有过高光时刻,但随后一系列因素导致了问题,所以民企本身也需要拿出来诚意和规范。

政策促进民企发展,债券融资发力更合适

2023年9月11日,吉利控股在上交所成功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并完成缴款,成为《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出台后,落地上交所的首单被纳入公司债券基准做市品种的民企债券。引发了市场诸多联想,那么我们也顺着这个思路来尝试梳理民企债券的历程。

实际上,2023年7月7日,国务院发表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简称《意见》),拉开了一个帷幕;2023年10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优化法治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指导意见》依法规制民间借贷“砍头息”“高息转本”等乱象,降低民企融资成本;加强对平台企业垄断的司法规制,依法打击虚假宣传、商业诋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制定司法解释加大对民企工作人员腐败行为惩处和追赃追缴力度。这是从根本上解决民企融资困境,为民企营造公平的融资环境。显然,这是一个系列的动作。

该《意见》聚焦三个方面,从信贷、债券、股权融资三方面为民营企业融资亮绿灯;健全银行、保险、担保、券商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融资风险市场化分担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中小微企业在债券市场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推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扩大覆盖面、提升增信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而这三个方面里面,信贷与上市,还是有难度的。

民营企业,在申请银行贷款时一直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首先,民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合格抵押品不足,难以达到银行信贷风控要求,所以融资难,而融资贵的背后,也的确有民企自身的因素。其次,民营企业普遍重市场、重技术,但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禁不住核查等因素,很多还是野蛮发展的阶段。所以,要健全多方共同参与的融资风险市场化分担机制,健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用评级和评价体系,加强涉企信用信息归集等,然后才能在信贷方面有推动。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15日,共有267家公司首发上市,其中八成以上为民营企业;多家民企发行了公司债券或资产证券化产品……其中,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为3369家,占上市公司总数超六成。从行业来看,电子、医药生物和机械设备行业公司占比较多,也的确都是振幅波动比较大的行业,经营方面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上市角度也的确有较高的要求。

因此,利用债券的发展还是更适合一些,据上交所统计,2023年前7月,上交所共推动民营企业申报公司债券1544亿元,同比增长151%;核心企业供应链、小额贷款等ABS产品支持民营企业累计发行1364亿元。深交所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深交所发行具有增信措施的民企债券近3500亿元,发行核心企业供应链ABS超7300亿元。因此,债券市场的确对民企更适合。

债券融资方面,人民银行召开的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提出,推进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扩容增量,强化金融市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除了要在品种创新上下功夫,还可以考虑逐步在发行端培育高收益债市场,在风险与收益匹配的原则下,切实降低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债券融资门槛。包括近期最被市场关注的房地产企业,也是在债券方面有破题的思路,2022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共发行民营房企债券487.2亿元,同比增长24.4%;支持民营房企注册1415亿元,同比增长249.7%。

民企债券的高光时刻与低迷周期的演变

回溯民企债券市场的走势,是有过高光时刻的,那就是2016年的时候,因为2014年-2015年资金加杠杆的周期,随后资金去杠杆,以及利率快速且大幅下降,有一个数据,当时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14年年初的4.92%下降到2016年8月的2.61%,足见其威力。这个时间周期中,使得大量民企加入融资高峰中。成也萧何败萧何,这样快速扩大规模的周期也蕴藏风险。

接下来随着结构性去杠杆进程的开启,民企债券违约时有发生,机构投资者重新变得理性起来。平心而论,的确有相当数量的民企,外部融资能力较弱,债券一旦违约,就会暴露出较高的道德风险;还有,民企的所在行业也往往是竞争激烈、经营环境风险相对较高的,经济强周期的时候,很多因素被掩盖了;遇到弱周期时,相关风险暴露得就非常明显了。当投资者对民企债券的偏好逐步冷却,民营企业债券呈现融资利率大幅提升、融资期限普遍缩短的态势,民企债券的净融资额呈波动下行的趋势,使得不少民营企业退出了债券融资市场。2017年民企债发行量和净融资规模仅为2016年的53%和11%。

随着民企债券信用风险不时暴露,市场对民企债券的担忧加剧,民企债存续规模占比逐年走低。在2010年-2022年国内信用债市场发生违约(含展期)的案例中,民营企业累计发生931只债券违约,违约金额约8512.77亿元,占总体违约金额的比重约65.71%。面对这样的情况,投资机构、承销机构以及其他市场参与机构和人员,很容易出现用脚投票的行为。

因此,高光和低迷来得都是那么的迅速,这个本身也是民企的特点,波动率比较高,尤其是部分民营企业存在业务萎缩、经营困难等问题,这是连锁反应的。使得民企发债会更难,同时债券投资者也会对民企债券以冷漠的态度,这样形成了负向循环,民企债券销售越来越难。

那么,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呢?

民企融资难背后,也需要自身的改变

民企在债券市场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背后的关键在于投资机构对民企看不透、摸不准、不敢碰的心理,同时,相关企业对信息披露的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债券市场风险定价和资源分配功能的发挥。所以,需要努力消除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投资者信心缺失、信用不认同等问题,致力于扭转投资者对民企债券固有偏见,提升其认购民企债券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发挥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

民企债包括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外资企业和其他企业五类,截至2023年7月底,存续债规模合计23.53万亿元,其中民企债权0.93万亿元,占比仅3.94%。统计范围包括:公司债、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定向工具、金融债六类债券(已剔除城投债)。回顾民企债发行高峰历史,民企债发行规模、占比在2016年达到高峰,分别为突破1万亿元、占比超过12%,这意味着从恢复角度,如今还是有很大的空间。

实际上,我国的民企债市场还有很多的发展空间,长期以来,部分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缺少抵押物,一些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企业融资意愿不足,通过增信和风险分担机制可以分散单一金融机构的风险,有助于提升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企业的积极性,所以债券市场是大有可为的,但前提是民企也要注意自身的信用形象的维系。

民企债是我国高收益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企债的占比也逐步提升,6%-8%、8%-10%和 10%以上等高收益区间中,民企债占比分别为23%、41%和70%。当然,这也是与评级有关的,民企债评级主要分布在 AA-以下、AA级,存续债规模分别为3250.42亿元和 2320.11亿元;但是从占比来看,AA-以下债券中有 54%的债券均为民企债,占比很高,AA-级中也有17%的债券为民企债。

数据显示,2022年度民营企业累计成功发行43只债券,发行规模总计约249.74亿元。进一步来看,剔除房地产和金融行业后,民营企业债券只有24只,发行规模总计147.30亿元。而公司债在2022年度,全口径发行达3640只,发行规模约3万亿元,民营企业在债券市场的融资占比仍偏低,还是有很大的空间。

为了加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增信支持,证监会不断完善体制机制,通过组织开展信用保护工具试点、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民企债券央地合作增信模式等多种方式,发挥市场化增信作用,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尤其是要从制度设计、信用体系建设等多方面持续发力,在支持信用保护合约业务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强相应的监管体系建设,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督和管理。此外,还要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将企业注册信息、财务指标等查阅权限适当开放给债券受托管理人、监管银行等,加大信息公开度和透明度。

有了这些建设之后,才会有新工具的拓展,如作为资本市场一大创新投融资工具,基础设施REITs帮助民营企业有效盘活存量资产、拓宽融资渠道。与此同时,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债券市场是服务民营企业融资的重要场所。2023年以来,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渠道不断拓宽,越来越多优质民营企业通过公司债券、资产支持证券(ABS)等产品实现融资。不仅吉利集团等龙头企业实现债券融资,越来越多的民营中小微企业也获得债券产品的支持。

如一些仓储REIT的上市,让企业能够将被园区基础设施占用的资金“腾挪”出来,投入更多其他项目。盘活存量仓储物流资产,形成投资良性循环。本身来看,仓储物流行业投资回报期较长,资金占用成本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业发展,这一融资工具不仅能够为企业引来资金,更通过吸引专业的市场机构参与项目运营管理,加速推进仓储物流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综合来看,打铁还需自身硬,在融资环境不断优化的同时,广大民营企业还应当加强自身建设。个别民营企业出现债券违约事件会降低投资者预期,增加债券发行的难度和成本,因此民营企业要更加重视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等体系建设,对可能出现的过度借债、过度投资等问题建立事前预警、事中监管、事后跟踪的治理机制。这样将民企债券市场做大之后,才会分享更多的利益,这也是成为破题的关键,毕竟信贷和上市角度,都是有较大难度,而债券市场的发展更利于持续性和长久发展,也不会稀释或改变股权结构,更利于民企的发展。

作者:玉名,投资达人,微博知名财经博主,财经撰稿人,著有《日历买股法》《解套第一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