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经济 > 列表

成渝双城经济融合发展下的共识与变化

作者:亟兮般若   来源:《财富时代》2022年10月刊 2022-11-02 11:39:12

2017年,本想懒散度过下半生的笔者,开启了第三次创业的路。

作为原本长期居住在上海的笔者而言,随着上海的公司做出了投资成都的决定,工作和生活发生了迁移,成了一个蓉漂,连接工作的机票变成了成渝两地的高铁,每天看着这两个原本属于同一行政体系下的城市变化,体验着双城都市的生活。

在每个蓉漂眼中,成都作为一个悠闲的城市,它有上海的小资,也有重庆的热辣,但它特有的就是包容,这也说明了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迁入成都,并把生活圈建在了成都,从而让这个城市充满了活力。“时尚潮流的引领地,新媒体聚集地,网红扎堆城市”,这就是在蓉的青年人对这座城市的标签。

而作为成都的“邻居”,重庆则是一个热情似火的城市,里约热内卢的奔放,“江湖气”是重庆的气质,其中包含了契约精神、勇敢、义气、坚韧等。重庆这座拥有厚重历史的古老山城,身上最醒目的标签却是“现实版的‘纪念碑谷’,数不清多少层的‘8D城市’,让导航望而却步的城市”。

2020年1月,中央首次提出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概念。当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审议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作为国家战略,要将成渝地区打造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再次把巴蜀文化再次聚首在一起,一小时的高铁将两座城市紧紧连接,相同的口音,同宗的美食,喜交友的性格,让成渝两地没有了间隙。

笔者从东部城市来到西南内陆城市时,在工作上有些许担忧,由于主阵地发生改变,在发展方向上如何能够寻求创新,以及担心贸易与金融的差距等问题,如上海和成都之间贸易与金融的差距,重庆与四川商业、制造体系的不同。虽然笔者常与一些蓉漂企业家们畅谈行业的动向以及经济的走势,但也有不少疑惑,而在国家开始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后,似乎看到了经济推动的方向。笔者理解到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推动是国家的重要经济战略,需要积极响应,而笔者也马上组织公司开始布局双城融合的相关经济体系和政策研究,力争在这个新发展格局中有一席之地。

成都与重庆之间的商业体系不同,无法与上海、深圳、北京去对标金融等行业,但能将新媒体、文化创新、品牌建设、餐饮、知识产权、制造等体系打造成为龙头行业,在成渝双城经济圈中大量新媒体从业人员的宣发优势下,打造文化创新的品牌,提高餐饮预制菜行业的生产自动化优势,加快文化和专利相关的知识产权体系建设,提高制造业结合物联网方向的占比,从而利用人口数量优势、人口年轻化优势,加大产业扶持和调整,拓宽双城经济圈的影响范围,深入融合到国内外双循环体系中,力求占得一定比重席位。

成都目前包括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绿色食品、新型材料和能源化工等支柱为产业。

在2020年期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到10065.7亿元,成为成都首个万亿级产业。在此基础上,成都还进一步提出,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新型材料、节能环保、工业软件等一批细分领域千亿级产业集群。

据成都市统计局数据显示,成都1-8月各产业按轻重工业分,统计数据显示,轻工业增长3.4%;重工业增长5.6%。分行业看,五大先进制造业合计增长2.2%,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增长9.4%;装备制造产业下降0.2%;医药健康产业增长1.6%;新型材料产业下降21.3%;绿色食品产业增长4.7%。

重庆产业与成都产业正好相反,制造业,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一直是重庆经济保持较长时间高速增长的关键。

9月30日,重庆市统计局发布《十八大以来重庆市工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2年,重庆全口径工业增长值为4291.40亿元,2014年突破5000亿;2017年达到6000亿;2021年突破至7888.68亿元。同时,生产增速也高于全国水平,2013-2021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6%;2021年,重庆全口径工业增加值比2020年增长9.6%,占GDP比重28.3%,对GDP增长贡献率达32.6%,是重庆市经济稳步增长的有力支撑。

对于区域协同发展而言,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是一个绕不开的难题,这也成为成渝两地首要面临的问题。

双城经济的融合,也是成渝间不同领域的一个配合协作机制的搭建,产业间的重新组合,各自发挥自身优势,提高融合后的高附加值,扩大融合后的市场占有率,使得1+1>2,创造更高的效率和经济收益,并能共同增强抗风险能力,使得区域性发展更有竞争力。

例如,成渝协同发展案例在轨道交通、通用航空和生物医药产业,每天都在上演。最新数据显示,成渝两地已有超过130家零部件企业相互融入对方整车配套。两地落实集群共建合作协议,出台汽车产业合作图谱,推进企业零部件采购需求信息互通,并开展线上线下供需对接活动。此外,成渝两地还协同建设成渝氢走廊、电走廊,投营氢燃料电池汽车440辆,联合申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

两年多来,一系列重大项目在成渝双城中密集“落子”,相连成势,一张内畅外联的互联互通网络愈加清晰。

2020年成渝两地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相关部署,在全国首创中欧班列跨省域共商共建共享,联合打造“中欧班列(成渝)”品牌,于2021年1月1日同时发出第一趟列车。

中欧班列(成渝)2021年,开行班列超4800列,占全国中欧班列30%,运输货值超2000亿元。

水运方面,2022年8月2日,重庆、四川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川渝携手打造长江上游航运中心。

空运方面,2022年3月,民航局发布《关于加快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的指导意见》,将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明确为成渝世界级机场群的双核枢纽之一。2022年1-8月,成都“两场”旅客吞吐量居全国第一,重庆江北、成都双流机场旅客吞吐量分列全国第二、第六,货邮量均保持全国前十。作为在蓉、渝经常出差的旅客可能也会觉得成渝两地机场的机票较为亲民。

而在此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重庆、成都塑造城市特色消费品牌,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

这是否意味着继北京、上海、广州、天津之后,成渝两地已率先拿到新一轮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入场券”呢。

过去几年时间,成渝城市群在夜间经济、后街经济、文创经济等领域颇有建树,通过发展假日经济,丰富夜市、夜展、夜秀、夜游等夜间经济产品,建设出一批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地,擦亮了“两江游”、“街巷游”等夜间经济名片,引爆消费新触点。

从消费市场看,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成都市常住人口2093.78万,能带动辐射四川省8367.5万、西部省份3.8亿人口消费。从全球消费资源聚集能力看,成都市是国际品牌拓展国内市场的首选城市,首店数量位居中西部城市第一。

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达7.39万亿元、同比增长8.5%,经济总量占全国和西部地区比重分别提高到6.5%、30.8%。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交出了一份“强势开局”的精彩答卷。在民生方面,川渝围绕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协同实施两批次43项便捷生活行动举措,签署各领域合作协议300余份,“川渝通办”已发布落地311项通办事项,其中252项实现“全程网办”。其中1—7月,川渝两地通过网上办理医保就医登记备案46266件,使得两地群众互动更加频繁,办事更加方便。

回顾近十年以来,尤其是近五年以来的重庆和成都城市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虽然其城市内部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企业沉浮、品牌主张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基本上与国内整体城市转型发展特征保持着较高的一致性。与其他区域城市发展有所不同的一点是,重庆和成都及其所在的川渝地区以及大西南区域,在国家战略层面被赋予的战略地位和使命发生了重大的历史性变化。

作者:亟兮般若,知名职业投资人、经济学者,民建中央信息和网络创新专委会委员,微博粉丝数166.6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