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驱动下的数字鸿沟新变

作者:梁湘   来源:财富时代杂志 2019 09月刊 2019-09-29 10:41:00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发展造成技术垄断与知识权力集中,信息富人与信息穷人阶层固化,并形成两级分化的的趋势;然而如今,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信息技术创新在推动知识普及的同时,社会经济继续向智能化深入发展,新媒体传播及技术发展所导致的知识沟依然存在。根据经济发展及新媒体技术普及程度的不同形成了信息发达地区与信息欠发达地区,不同地区的受众在信息的获取方式、获取信息的动机兴趣、知识建构与社会认知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01.信息获取方式的不同
从技术终端设备来看,随着移动互联网络的发展,信息获取的渠道不再单纯受限于计算机、书本知识,手机、平板、电脑等一切接入网络的终端都是信息接收与发送工具,信息发达地区受众根据使用习惯选择终端进行信息搜索、信息交换和信息处理。而对于信息欠发达地区受众来说,他们受地理环境、经济社会、技术、交通、教育水平种种单一或组合原因影响,无法连通最快的网络,无法接入适合的技术终端设备,无法获取最全面、便捷的信息服务。

从信息获取渠道来看,假设存在不同地区的受众接入同样的技术终端设备与互联网络这一前提条件(事实上随着国家政策的落实,许多乡村、偏远地区的学校、图书馆、大众公共场所已接入基本信息硬件设施),然而信息欠发达地区受众往往沿袭某一固定的学习模式,选择单一、滞后的获取渠道,而信息发达地区受众能潜移默化中形成不同APP及平台认知,考虑到搜索引擎、社交网站、社会化媒体、社群社区、在线教育等多样化、差异性获取方式,根据信息的不同选择最适合或最佳组合的获取渠道。

总的来说,在新媒体时代,信息接入沟虽逐渐缩小,但信息使用沟依然呈放大趋势。

02.获取信息的动机兴趣的不同
对于信息发达地区受众来说,当接受学习型信息时,新媒体往往等同、替于传统媒体、书本知识;当接受泛生活型信息时,新媒体可作为娱乐、社交、购物、游戏的接入口。受众受兴趣驱动来分割碎片化时间从而获取信息,无论是“深度学习”抑或“浅度刷屏”,无论是“沉浸式娱乐”抑或“休闲冲浪”,这一切行为都是基于受众的内在心理而采取的主动行为,即便是号称“抖音一分钟,人间两小时”的刷抖音行为,这种看似被动的病毒式信息获取其实也是出于受众的兴趣驱动。

对于信息欠发达地区受众来说,当接受学习型信息时,新媒体往往作为一种补充形态存在,受众对于传统媒体、书本知识的信赖度更高,通过新媒体获取的信息往往具有滞后性,不太依赖于新媒体进行拓展、深度学习;当接受泛生活型信息时,随着我国近年来互联网下沉战略的深入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乡村、偏远地区人民受制于所处地区娱乐方式的单一,更倾向于将新媒体、移动互联网的延伸功能聚焦于社交、娱乐方面,比起信息发达地区受众呈现出更频繁的使用频率以及更多的使用时间,尤其以快手、直播平台等社交平台为首。

总的来说,在新媒体时代,信息发达地区与信息欠发达地区受众的教育鸿沟还在扩大,信息欠发达地区受众较少以学习为目的主动使用新媒体(或者说存在深度学习动机,但存在新媒体认知差异),而在娱乐方面呈现出相对较强的动机兴趣。

03.知识建构与社会认知的不同
从知识建构来看,信息欠发达地区受众很难接触到以信息为基础的完整的新媒体生态当中,因而很难根据需求分辨且接收新媒体所集合的冗杂资讯以及其衍生的在线教育、培训等服务。再加上新媒体环境变化莫测,资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信息发达地区受众能比欠发达地区受众更快接受信息、更好消化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在知识获取、视野拓展层面的差距逐渐扩大,促使不同地区受众的知识建构差距形成。

从社会认知来看,数字技术终端的不平等可通过国家政策、私人资助来解决,而新媒体延伸出购物、娱乐、社交、生活等一系列生态的融入是需求时间的,再加上新媒体更新换代的速度快,“老沟”未平,“新沟”又起,这种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差距、(移动)互联网络应用差别、信息创新能力的程度不同而造成的认知差距是很难在短时间填补的。

总的来说,信息发达地区与信息欠发达地区信息获取方式的不同、动机兴趣的差异造成了两者知识储备的差距,从而形成知识建构与社会认知鸿沟。

鸿沟差距的缩小很难靠一己之力解决,外力的介入必不可少。

第一,从“硬件”角度出发,提供信息扶贫服务,实现对信息欠发达地区的资金与政策扶持,以推进全社会信息普及与知识平等
一方面,国内传统信息市场集中于沿海发达地区、一二线城市,三四五线城市的信息产品市场机会巨大,信息产品的大规模流动在消除信息不平等、助益欠发达地区受众的同时能够实现企业优化升级及自身产品增值,配合互联网下沉战略迎来新的市场机遇;另一方面,随着5G布局的逐渐深入,通信技术水平的升级换代很可能形成新的信息分化阶层,为了避免信息革命造成信息贫富差距与数字鸿沟的进一步扩大,可提供信息扶贫服务:推广适合当地的产品(例如农业/渔业/林业信息技术使用资讯及应用、为待就业人员、青少年儿童、贫困者提供知识、产品、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新媒体信息资讯与培训服务等。在新媒体时代,手机接入移动互联网逐渐成为大众获取信息、进行社会交流的主要媒介,手机对于缩小数字鸿沟差距的作用日益明显。因此,要减少硬件设备的硬差距,全力推进移动互联网和智能应用终端的进一步普及,为信息欠发达地区受众提供更多的引导服务与学习机会,尽可能帮助信息分发过程中产生的相对弱势群体,避免引起社会分化。

第二,从“软件”角度出发,必须提高受众媒介素养,帮助他们主动适应新媒体,从而提供媒介使用的能力。
受众的兴趣动机不同,形成信息偏好,繁忙的受众对于冗杂海量的互联网信息难以进行合理、有效的筛选,对于优质信息的接触与理解存在差异,进而造成数字鸿沟的形成与深化。在消除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及技术终端所造成的信息差距之后,必须从信息活动主体出发解决本质问题。首先,要转变受众对于媒介的认知,所有新媒体平台、社交网站不单纯只是娱乐消遣的工具;另外还需提高信息筛选能力,提高受众的阅读与理解能力,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形成主动学校信息习惯,缩小信息发达地区受众与信息欠发达地区受众之间关于信息技术的接收、使用及消化能力差距,实现全社会无障碍信息获取与分享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