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悦读 > 列表

硬实力让中国崛起 软实力让中国享誉世界

作者:谈文鑫   来源:财富时代杂志 2019 12月刊 2020-01-10 09:51:00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如诗句所说,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从学术角度看,最值得可圈可点的就是对软实力的学习和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其本质也是放弃对旧思想旧观念的争论,关注软实力的改变,接受时代润物细无声的经济规律。

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我们对金钱的理解和认知,我们对全球化跨国企业的运作方法,我们对资本商品的理解和运用,我们对创造和创新的模仿和应用等一切的一切,我们都结合中国5000年文明实际和实践,敞开大门接受和消化,有些我们消化得很好,有些让我们消化不良。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们接受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软实力,这种软实力像毛细血管一样扎根在民间,改变了中国的一切,中国从中受益很多,并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笔者认为新时代全球化真正的关键,就是中国要在全球化的这次浪潮中走出去,实现真正的转型升级。而走出去第一重要、唯一重要的就是总结并加强中国软实力建设,把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利用软实力致富的方法传出去,把世界知名国家利用软实力改变自身形象的方法引进来。

以邻为鉴,美国、德国和日本是如何建立自己的软实力产品形象

日本享誉世界的软实力是由日本创造的享誉世界的质量管理体系,例如六西格玛管理体系和精益制造管理体系,以及日式的企业管理制度。这种软实力让日本高质量产品风靡全球。韦尔奇领导的美国头号集团GE把日本的六西格玛应用于公司所经营的一切活动,就是对日本产品最好的宣传。日本产品质量思想和运作方法竟然被美国第一的企业学习,日本从此一洗自己产品低劣的形象,成功迈入转型升级新时代。

老牌工业强国——德国享誉世界的软实力是“双轨制产业工人教育”和老牌专业化工匠精神,德国专注扎根于自己优势的尖端设备仪器领域,德国专注领域大约30%的出口在国际市场上是没有竞争对手的。德国质量工序化管理是世界软实力的代表,拥有健全的质量管理机构和体系,质量管理队伍及组织非常完善,质量队伍庞大,十分强调质量预防。德国的质量重点不是挑出不合格品,而是要保证形成一个能够稳定生产合格品的系统,建立德国模式生产设备与生产系统参数的分离融合。笔者亲眼见到德国BOSH用自己庞大的质量预防组织去审查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生产系统;笔者也亲自实践了德国生产线与德国软件系统在质量上的完美分工。当年中国的钢铁企业从德国引进了多条生产线,笔者以为有了生产线设备就能生产出对应的高尖端产品,通过实践中才知道,缺乏与生产线对应的软件系统(软件+参数),这些生产线设备就是一堆废铁,只有“生产线+软件+参数”三者完美融合才能生产出高尖端产品。 

以创新著称的头号国家——美国,令人惊叹除了其发明的产业化速度外,还有其中体现出来硅谷的流程化管理制度、人性化管理手法、创新激励及商业化和开放性学习氛围等软实力。流程化管理不是盲目信奉人性的强大,而是为了弥补人性上的不足;流程化管理不是不相信关系的作用,而是为了从矩阵式布局中找到突破,避免风险;流程化管理不是对人性的喝止和谩骂,而是给你的错误制造麻烦让你纠正(例如对某项KPI指标考核进行绿色/黄色/红色稽核和指导,出现了黄色就是亚太团队对你进行稽核和指导,出现了红色就是美国硅谷团队对你进行稽核和指导,本来KPI指标异常就很忙碌了,还有给你加上这指导、那稽核占用你的时间、消耗你的成本,有过这样的一次经历你就会终身难忘,再也不敢去触碰红线了)。代表美国软实力的著作全球满天飞,例如《不生产计算机的计算机公司》、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德鲁克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柯林斯的《从优秀到卓越》等。这些软实力都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让世界接受。

一句话,精品化(硬实力)输出和理论著作方法的总结(软实力)输出让日本的质量理论和质量管理方法带着日本产品风靡全球;让德国重拾其独有的工业化竞争力,制造工序化理论和质量组织分割理论带着德国精密仪器傲视全球;让美国一直保持创新及创造领先地位。软实力让人心服口服,是人性化、非政治化、非威权化的模式。

中国软实力建立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是中国转型升级的关键

1. 大幅提升研发型企业的生态比例,政策要向研发型企业倾斜

以同质化价格低廉为导向的“贸工技”模式,其本质是去除一切非生产相关服务环节,只有生产和市场,没有其他。它注重产品的样式和形式,不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创造性。苹果手机的创造绝不是普通老百姓自己创造出来的,苹果手机优秀品牌的创造也不是用常规的营销渠道去落地的。网上说中国完成了苹果手机的加工制造,却仅得到不到4%的利润,妒忌羡慕眼红背后是中国对市场和价格的敬畏,而不是对开创性产品、开创性苹果展示店销售渠道、开创性乔布斯式的产品发布会的敬畏。

笔者看到各地方政府都在对创新型企业进行补贴,但这些补贴被传统型运作方法和组织方法把持着。“创新评判专家组”思维里要么只有对贸工技灌输下的市场盈利模式的敬畏,要么只有对权威及资源垄断模式的敬畏,要么停留在创新和创业概念层面,鲜有亲历真正的创新实践。他们评价出来的补贴只能是撒向概念经济,撒向红顶中介,撒向投机吸金者。

笔者建议在制度操作上进行创造性改革,例如国家对创新型研发投入主体进行财务制度和税金制度改革。通过对创新型企业简化财务制度和税收制度,引入过程管控概念。对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四个阶段(概念型阶段、产品化阶段、商业化阶段和利益分配阶段进行扶持和支持)。四个过程进行分阶段扶持,分阶段补贴,分阶段回收,让国家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利益分配阶段国家可以适当回收部分收益,用于该创新产业链的延伸建设上。



 

2. 加大教育制度及现代企业经营制度改革,把软实力重视提升到国家的战略首位

什么是软实力?笔者来讲述分析几个故事吧。

第一个故事:教育培训。前段时间和大学教授一起聊天,在普通老百姓眼里,大学教授应该是值得尊敬的,但我的教授朋友觉得很没劲,觉得自己的人生就这样毁了。我问为什么呢?她说,当你在讲台上讲课,学生90%以上都是低头族,都拿着手机,从课程开讲到结束,很多同学基本上都没有抬过头,你觉得你的讲课和人生有意义吗?再说我很多搞培训的朋友,每天讲的课程除了销售还是销售,除了概念还是概念,除了模式还是模式,除了敬畏还是敬畏,除了忽悠还是忽悠,其结果就是反正能把你的钱忽悠过来就是王道,至于知识是否有价,培训内容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真能创造价值,都不得而知。一句话,教育或培训与实际结果应用没有关系。

笔者很感慨,改革开放发展40多年来,沉淀了多少产业精英,沉淀了多少技术大家,沉淀了多少应用精英,为什么这些精英就没能走上培训和讲授岗位?是这些人不想进入高校?是这些人不愿为教育事业进行奉献?答案都不得而知。改革开放了40多年,教育及文化产业除了搞钱模式有点变化外,其他方面几乎是纹丝不动。教师的选拔仍停留在学位、证书、概念论文、国家头衔等层面上,社会技能使用型教育人才、社会应用转化型教育和社会职业实战型教育都没有途径进入各高校选教师队伍。课本还是当年那些课本,教学方式还是当年的教学方式。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高校竟然没有出现实战型的德鲁克式管理著作满天飞、托夫勒式预言著作满天飞、吉姆·柯林斯式教育著作满天飞等盛况,真是可叹啊!

中国需要软实力提升,最首要的就是从选拔选聘教师队伍的制度改革开始,只有实践加学术的软实力才能润物细无声地被世界接受,才能与中国的成功和中国的大国气度相匹配。

第二个故事:现代企业管理及运营。中国经济有两级,一级是市场,一级是制造。笔者有幸接触到刚毕业将要工作的一个年轻人,他正在寻求工作,他眼里看到的是漫天的销售岗位,有些销售岗位招聘恶劣到无工资的先免费试用再决定聘任:告诉你销售指标,达到了目标就聘用你,达不到目标就弃用。很多企业没有销售体系的沉淀,销售手法拙劣,没有流程制度,没有专业化沟通技巧的培训,没有经验得失问题的总结,没有产品卖点的说明书,没有企业担当的承诺和保证。同学们卖去吧,考验你们纯理论“本本知识”实践的时候到了。笔者每天有三怕——怕接电话、怕看短信、怕出门:电话接起来就是销售,短信打开就是销售,出门在外就是圈地收费和摄像头。

接下来说另一极制造,笔者有幸接触到一个刚毕业的学生,他进入某制造上市企业,其岗位是客服储备干部。客服的本质就是客户、运输、销售、生产信息四者的连接和催单。每天盯着生产管理要排期,要完排期就24小时盯着生产线生产,生产完了就临时性要求运输公司排车运输,实战场景是所有的排期、生产和排车都是临时决定的,所有的一切都不要计划,都是根据市场个性化需求随时调整的,进度及生产完全由流水线人海战术卡点来完成。原来按单制柔性制造是这么来运作和完成的,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是人海模式的卡点管理。笔者佩服该企业决策者高明的敏捷思维,有订单随时生产,无订单随时撤退。从软实力角度,笔者认为这种对人性不尊重、把人当成机器的做法不是一种好的管理模式。笔者还是认为释放人性的流程制造管理和供应商筛选管理制度,更能被当今世界所接受和认许。

一句话,中国要转型升级,实现中国模式的世界声誉,必须大力提升软实力,提升软实力的重点方向就是之前被忽视的教育培训改革、中国特色式现代精益制造管理改革。教育培训改革就是要利用改革开放沉淀出来的现代化高科技人才去充实大学教育的人才库,学习德国双轨制职业教育,彻底改变大学低头族上课的习惯,让学生不但接受思想理论知识教育,还能接受实践技能培训,把低头族变为激情族。中国式精益制造必须摈弃重形式、不重产品质量和内容的模式,必须锤炼出一整套让世人从理论上和软实力方面都为之敬仰的高新尖产品创造体系。例如曹德旺的玻璃制造厂管理模式,不应该简单归纳为不要工会、企业家精明和会算数字就结束了。

3. 法无禁止皆可为战略,为中小创新企业的放心创业卸去包袱

当代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中央国务院屡次提倡黑名单政策机制,倡导大多数发生事实且创新模式以最终发生的事实来定义前行的方向,逐步引导,逐步纠正,仅在少数场合提白名单政策许可。但一线的行政窗口人员或资源垄断人员却都把自己当成国家政策的唯一解读者和诠释者,经常按照对自己有利和对自己舒服的方式延伸解读国家政策,经常把自己当成白名单的许可解读者,当成权利的施予者,而不是服务者。中小创新型企业办事屡屡受挫,在创新专业领域的沟通里经常“鸡同鸭讲”,任意切断和阻碍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打击创新型技术人才和知识人才的积极性。

4. 中国品牌及产品的转型升级,必须摈弃品牌就是宣传的错误概念,必须创造品牌相适应营销体系和渠道体系,而不是同质化产品竞价

除了同质化商品在公开比价平台进行销售外,中高端知名品牌都有一套自己独立的营销体系和渠道体系,他们都不把入驻同质化平台如天猫、京东等当成其主要的营销渠道,这些同质化平台仅仅是这些知名品牌的分支补充。笔者认为品牌的建立不是简单的宣传,而是品牌产品使用价值硬实力和品牌文化价值软实力间的动态组合。品牌不是集市大杂烩,中高端品牌要精准化、精细化和专业化。苹果手机的创造不仅仅是产品创造,还包括创新型销售渠道的展示店,创新型消费习惯的引导,创新型意见领袖联动发布会,创新型销售渠道管控等等。

中国不缺同质化低价营销平台和运作体系,但中国缺少中高端专业化营销及运作体系,这个创新平台要求品牌靠前、平台靠后。要求更多的资金用于品牌建设,少量的资金用于缴纳平台租金;与之相对应,同质化引流平台是用更多的资金缴纳平台租金引流,少量的甚至几乎为零的资金用于品牌建设。
国家以开放的姿态倡导“进博会”,国家战略绝不是把同质化低价无技术含量的产品引入中国,因为同质化廉价的产品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与中国竞争,中国成本世界最低。国家期望引入境外中高端知名品牌,由“技工贸”主导的中高端知名品牌的营销和渠道体系,与国内“贸工技”主导的中低端同质化营销和渠道体系是不一样的,前者更强调产品的专业性、强调渠道的合规及合法性、强调产品的独创性和精准性,后者只强调价格低廉和同质比价。

“进博会”最重要的转型升级就是要将中高尖产品品牌和服务引入中国,与之配套国家会改革海关进出口通关手续,为全球化融合战略呈现大国气度,促进中国产品及品牌的转型升级,实现低价产品、资源型产品和中高端专业化产品的三足鼎立,进而培养出适合中国最大多数中产阶级需要的产品和品牌,倡导中国中产阶级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进而为中国的软实力宣传添砖加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