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悦读 > 列表

浪潮涌动下的成都:生活遇上新经济

作者:杨刚   来源:财富时代杂志2019 07月刊 2019-08-09 11:56:00

随着各种专项政策的大力扶持、资本规模的快速叠加、草根逆袭的成功案例,激发了无数热潮。近几年,科技技术、资本、人才、数据等要素不断汇集,经济开始进入新旧动能转变的发展转角处,“新经济”应运而生,开始在城市之中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2017年11月29日,标志着“新媒体、新经济”的MCN产业园正式落户成都市,这也是全国首个聚集MCN机构、自媒体人集中办公、创作、产业化运营的全新互联网产业园区。

2019年年初,随着共享经济、流量经济、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创业经济、绿色经济等“六大新经济形态”的发展实施方案相继出炉,成都明确了加大力度发展新经济的态度。
2019年6月14日,“聚焦新经济 共享新未来——2019新经济大会”在成都举办。
2019年8月4日微博超级红人节&V影响力峰会都在“天府之城——成都”拉开帷幕。
如今2019年已过半,新时代的浪潮逐渐推动着人们印象中的“悠闲之都”慢慢驶上新经济的中心点。不负机遇,不负韶华,“成都新经济城市”未来可期。

成都“休闲之都”的突破

一直以来,成都这座城市都离不开“休闲之都”的标签,而作为西部中心城市,成都当然不想错过任何一个发展机遇。

为了响应新经济时代的号召,成都市深刻洞悉了近几年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推动发展成都新经济和培育新动能,连续举办了成都全球多种类型的重量级经济活动。

不仅如此,成都市新经济委政策研究处处长周成说到:“成都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正在持续出台新经济的配套政策文件。正在营造涵盖政府治理、技术、人才、资本的全要素经济新经济产业生态圈”。

新时代之下,经济发展有了新面貌和新目标。

2017年4月25人,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表会报告明确,要推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免创新,大力培养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从而催生新经济快速发展,全免提升城市创新力、创业力、创造力。

在2017年11月9日,成都新经济发展大会召开,描绘出新经济的蓝图: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创业经济“六大新经济形态”,构建“七大应用场景”,力争到2022年基本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新经济产业体系,成为新经济的话语引领者、场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地和生态创新区,培育独角兽企业7家以上、签在独角兽企业60家以上。

数月之中,各项新经济举措密集出台,一张城市新经济发展的蓝图初具轮廓。成都成为第一个系统提出发展新经济的城市,正在围绕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构建具有“成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2018年新增新经济企业4.1万户,相比17年同比增长19%,245家新经济企业获得投资170.21亿元,“蓉漂”人才引进工作也取得很好的成绩,成都孕育新经济的土壤在一切计划中实施,开始变得越来越肥沃。
 

新经济效应显现

自2017年以来,每个城市间的竞争愈加激励,多个城市均对新经济作出相应部署。成都提出“六大新经济形态”,构建“七大应用场景”;北京主要以“创业为核心”进而引领全球产业变革;上海以“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深圳构建世界级的店子信息产业生态圈,依靠腾讯、华为等产业巨头,新兴产业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杭州打造“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依靠知识和信息门户,杭州正在以较小的城市体谅实现超越。

从每个城市的种种举措中不难看出,新经济一度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点,新一轮的城市竞争蓄势待发。

近期,成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免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全面落实年”工作主题,进一步确立新时代“三步走”战略目标和国家中心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尘世、世界文化名城“四大战略定位”,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趋势。

2019年4月23日,成都市统计局发布,经四川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审定,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5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相比18年同期上涨8.0%,增速高于全国、四川省1.6、0.2个百分点。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6.5亿元,同比增长2.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13.4亿元,同比增长7.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950.2亿元,同比增长8.5%;三次产业比为2.44:42.63:54.93。

这些数据不仅显现出成都经济增长的趋势,稳定社会预期,更显示出成都经济运行状况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新经济不断催生新动能,开放型经济带动投资活跃,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4月24日,成都地铁10号线实现了全球首次地铁上拨通5G视频通话,这意味着继全国首个5G商业示范街区后,又诞生了全球首条5G地铁线。并在当天,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还发布了5G网联无人机研发及应用成果。

大力推进5G、8K、人工智能、物联网、网络安全、氢能等全产业链发展,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成都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重要产业方向。2016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当前我国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因此,成都坚持把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作为推动城市战略转型的重点抉择。

过去一年以来,众多引领新经济发展的行业巨头把目光投向了成都——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马鲜生”在成都开业,58集团投资30亿元打造“58新经济产业园区”,京东方在成都投资60亿元建立首家数字医院;在经济发展浪潮中,领先企业的布局似乎总是惊人相似,在众多地理坐标中抢先一步,落子有些良好资源禀赋和巨大发展潜力的城市。

落户于成都的企业还包括百度、苏宁云商、京东、微软、紫光等新经济巨头,它们沿着天府大道向南展开,共同组成了一副成都的新经济地图。

新经济培育新动能

“新经济似乎就是新动能的重要支撑,更是新动能的实际承载体。”早在2017年,成都就意识到,在城市竞争体系中,想要拥有未来话语权,唯有发展新经济才能让“自己”成为新领域的引领者。
 
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塑造中国发展新优势。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新动能、新经济”以来,这个词已经连续四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

将新经济作为城市重要转型战略的成都,在3月,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司印发《成都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2019年工作要点》指出:2019年力争成都新经济总量指数(NEI)实现进阶升位,新增新经济企业50000家、同比增长20%以上,新增独角兽企业两家、准独角兽企业达到120家,新经济营收增长18%以上,推动一批新经济企业在上交所科技版上市,实现程度新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中,成都在营造新生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数据显示,于2018年期间,全市新增新经济企业4.1万户,同比增长19%;新经济高级人才需求量达到9.2万人次,同比增长24%;共245家新经济企业获得风险投资170.21亿元。

而作为新经济的典型代表,“独角兽”企业正成为成都推动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而“独角兽”企业也是新经济时代科技创新的集中体现,也是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去年内,成都本地诞生了“新潮传媒、医云科技、1919、驹马物流”,4家“独角兽”标准的企业;此外,经过一年的培育,成都开始陆续出现多家“准独角兽”企业。

其中1919从成都玉林路的一家买酒小点,发展成为全国酒饮新零售的巨头,它的成长离不开成都创新创业大环境的影响。作为成都新经济的领军企业,1919是重点扶持对象。于2017年7月份,1919宣布旗下成都壹玖壹玖终端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获得四川中小企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1.5亿元投资。
为了扶持优秀创业项目,成都在引导社会资本帮助企业发展、制定资本政策方面,更是不遗余力。成都先后设立了14亿元的科技创业天使投资基金,50亿元的柯基债券融资风险资金池,包括近2亿元科创券,累积服务创新型的企业和团队达到两万多家。

其中在资本要素方面,成都还制定实施了“上市倍增行动计划”,即用2亿元天使投资基金,引导服务种子企业融资,建设100亿元新经济发展基金,服务“准独角兽、独角兽企业”融资做大,加快构建蕴含企业发展初创、成长、爆发阶段全过程的融资服务体系。

除了资金支持,还有精准帮扶措施,这就是把新经济企业作为城市发展战略性资源的“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成都创新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释放了更多积极信号。根据城市评级机构GaWC的最新城市排名,成都一度上升四位进入“Beta-”,显示其影响力、资源配置能力在逐步上升。在赛迪发布的2017年城市新经济竞争力百强榜上,成都位列中西部城市第一,新经济竞争力得分超过杭州、武汉、天津、南京等新一线城市。

新形态的衍生,成都新媒体MCN产业园

互联网时代瞬息万变,新技术和信息传播方式不断涌现,导致互联网企业能够从“爆红”走向“常青”者寥寥无几。现在互联网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移动互联网的崛起给我们商业模式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是PC端时代,购物需要在电脑上完成,可以说是一种传统的电商商业模式,也是一种流量经济。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之前的2G网络到现在普及的4G网络,流量不断在变化,从PC端到移动端。如今的网络购物改变了零售模式,手机支付改变了支付模式,微信改变了社交模式,微博改变了碎片化信息的获取模式,短视频改变了如今的观影模式,自媒体改变了传统新闻媒体模式。
 
网络自媒体的产生来自于栖息于微博、短视频方式上进而发展壮大,从而开始“蚕食”和“占领”传统媒体的领域。在成都全力构建新经济高地的“堡垒”同时,2017年11月29日,成都MCN机构发展大会暨产业园区启动仪式在成都隆重举行,标志着全国收个聚合MCN机构、自媒体人集中办公、创作、产业化运营的全新互联网产业园区。

目前,MCN产业园入驻和签约服务机构约超过50家,所涉及自媒体超过1000个,其中月阅读量达千万的自媒体账号超过100个,园区自媒体矩阵整体月阅读量达到10亿以上,其中所涉及领域包括财经、校园、美食、红人、科技、汽车、体育、母婴等。

随着互联网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新媒体、自媒体的不断演化,MCN产业园在整个行业的推动中产生巨大影响。MCN产业园将原有没有太大市场消费份额的自媒体重新进行公司的运营,从而达到个人自媒体无法量化持续产出观点、文学、新闻、视频等内容的模式。产业园整合上下游产业经济,集中量化产出内容,加之其获取资源的方式,才能将整个行业保持在健康持续的发展,也才能为实体经济赋能。

MCN产业园建立发展至今,得到了当地政府和领导的指导和大力支持,至今为止接待了包括中共江苏省南通市委宣传部、南京市江宁区宣传部、西安西咸新区管委会、济南日报等党政部门、机构组团考察。

随着成都MCN产业园的扩容,将自媒体等原创内容生产者联合起来,在资本有力的支持之下,保证自媒体内容的持续输出,从而最终实现商业的稳定变现。目前为止,MCN产业园逐渐展示出新经济形态中组合的力量。

成都新经济的产业标签

共享经济、流量经济、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创业经济、绿色经济六大经济形态兼容并包,但是成都新经济的产业标签究竟是什么?

据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周涛表示,成都在电子信息、医疗健康、现代金融等方面具有相对的优势,应该是成都新经济发展的几大重要发展方向。随着成都社会的老年龄化,市民对医疗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大,成为驱动成都发展生物医药、医疗健康产业的强大市场动力。

同时,成都拥有全国综合实力前三的医疗机构——华西医院,其在精准医疗、基因配型和靶向治疗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具备发展医疗健康的产业基础。

自2017年,成都人才“争夺战”陆续打响,每个城市把目光投向了各大人才,从而放宽落户条件。为了吸引人才“入驻”,成都推出了人才新政:2017年成都实施“蓉漂”计划,当年7月推出“人才新政12条”,让人才先落户就业、先安居后乐业,不到半年时间之中,已引才逾11万余人。在一系列专项引才工程的推动之下,仅仅在成都高新区就成功引进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14名院士、105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数据显示,成都目前有准独角兽企业31家,分别包括在医疗健康、文化娱乐、大数据、新媒体等行业领域。在这座被称为“最适宜新经济成长”的城市,下一步应该考虑的事如何让这些“准独角兽”企业发展壮大为真正的“独角兽”企业,这也是考验城市治理者的智慧,同时也会观察企业之间的韧性。
 
一批城市突破传统窠臼,厚植创新土壤,孵化新经济、新动能主体,在“双新”的道路上快速前行。而随着人才、科研、资本等高端要素的快速汇聚,成都已然跻身国内的第一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