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经济 > 列表

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问题新趋势

作者:王玮   来源:《财富时代》杂志7月刊 2022-07-28 10:58:26

2022年,因新冠疫情、俄乌战争、美联储加息等多重因素叠加,让经济复苏阻力重重,而随着一连串的政策刺激计划,也面临着下半年的考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差异大,会导致我国的经济的难题,也是刺激经济的关键;而如何因地制宜,让区域经济更有特色,解决就业压力,成为关键。

疫情冲击,城市发展的转型与思考

2022年以来,国内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对经济影响较大,面对复杂局面,我国持续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从减税降费到房租减免,从对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特困行业实施缓缴社保政策,还有向困难中小微企业发放培训补助……并密集出台多项“稳经济”举措,特别是针对受到严重冲击的市场主体加大纾困和就业兜底等保障力度,助力中国经济稳定前行。

而我们看到大城市发展也引发了思考。按照GDP排行,上海和北京是前列的,在2022年都遭遇到了疫情。其中,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航空、港口城市,在中国经济、金融、工业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疫情导致的封城,也让上海受到了压力,消费、外资使用等都有重大影响。但随后的复工复产,还是很给力,特斯拉在上海的基地,5月份就恢复了产能。

国家对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定位是“五个中心”,即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这些功能和定位,是任何城市都无法取代的,尤其是优良的港口条件,成熟的商业文化积淀,因此只要这些发展条件不消失,很多因素只是短期的,恢复活力是很快的,这也是区域经济的魅力。

北京在疫情中,没有采取封城的动作,也是一种探索。最终,有效控制住了疫情,并且并没有耽误经济的发展,这也成为“防控+经济发展”的结合,这样让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而这几年,北京的发展还有一个方向,就是疏解城市的功能,这也是一种探索。包括这次上海疫情过后,也有一个问题在探讨,那就是大城市高度集聚式的发展模式在疫情中的弊端。

回顾这几年,管理层不仅对直辖市,也提对一些省会城市提出来,避免“一市独大”的现象,要疏解城市非核心功能,北京在这方面就有了城市副中心,还有了雄安新区千年大计。这样将优势集中,也能进行必要的瘦身,拉动周边城市群的建设,这样其实也能让防疫变得更加精准,降低疫情的影响度。

相比于一开始发展超大型城市不同,打造城市商圈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一些重点优势区域和城市群成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如长株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皖江城市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原城市群等中西部地区,近年来在国家区域政策的积极推动下,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增长潜力不断释放,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国四大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区域经济是指国家层面的特定区域范围内经济发展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产综合体,是特定区域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称。不过,  区域经济不是静态的系统,而是随着构成区域经济子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及不同区域经济系统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在运动,由此引起区域经济发展状态及其性质的不断变化。

我国有四大区域经济,长江经济带:与长三角有重合,主要依托黄金水道连接内陆与沿海,覆盖40个城市,经济总量超过全国的40%;

长三角:经济总量占全国23.4 9%,覆盖26个城市,人口和面积较大,但产业同质化严重;

粤港澳:经济总量占全国12.46%,人均GDP较高,覆盖11个城市但总面积较小,科技创新能力强,但融合一体化方面难度较大;

京津冀:经济总量占全国9.46%,覆盖11个城市,首都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使独角兽企业分布集中,首都的地位导致基建建设规模庞大。

因此,每个区域经济的作用是不同的,虽然都是发展区域经济,但也有侧重。尤其是要提高城市群质量,发挥城市群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同时,在中西部地区培育一批城市群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合理控制超大特大城市规模,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引导特色小镇健康发展,促进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

通过强化规划引导,建立健全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推进大中小城市网络化建设,优化城镇空间规模结构,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创新体制机制,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

国家在全面实施“四大板块”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基础上,重点实施了“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取得明显成效,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但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区域差距依然较大,区域发展分化现象逐渐显现,空间开发无序问题仍较严重,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等等。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迫切要求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仍将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心。

尤其是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相关问题也会凸现。尤其是以下几个问题比较典型:

财富的虹吸效应:某一个区域的经济在政策扶植下,发展较快之后,就需要对周边进行了拉动。否则当区域经济差距过大时,发达地区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其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导致消费需求的上升,从而带动地区价格水平上升,并通过价格传导机制影响周边欠发达地区,此时欠发达地区,不仅缺乏更多的机会,就业压力大,还水涨船高,导致生活成本提高,从而遭遇低收入和高成本的,双重打击,这样财富被发达地区吸收过去,造成两极分化严重,会产生非常多的负面影响。因此,要实现共同富裕,区域经济发展就必须协同发展。

同质化因素:一旦某个地区实现经济发展取得成功后,很容易导致其他区域效仿。尤其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各地发展从自身利益出发,热衷于追求短时间内区域快速增长,由此常常出现产业趋同、分割市场等现象。这样的结果会导致大量产能出现局部供大于求,价格下降的情况,不仅不会有大的发展,反而导致了经济效益下降。所以,区域经济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不存在统一的模式。

资金溢出效应:资本都是逐利的,而我国东部明显强于西部,这容易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导致不同城市间经济发展失衡。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区位优势明显,在产业基础、科技创新、工资收入等方面均优于中西部地区,导致大量劳动力、各类人才流入,同时东部地区基于自身综合优势,充分利用国家各种优惠政策,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成为全国投资中心,由于资本回报率高、企业利润大,从而使中西部大量资金流入东部,劳动力及资本的不断流失进一步限制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造成与东部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拉大;中西部地区省会及中心城市凭借相对优势的经济基础及地位不断吸收周边城市经济发展的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要素资源,这在影响周边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极大限制了省会及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有效发挥。

如何解决呢?党的十九大提出要“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就是要改变长期以来我国对外开放东快西慢、沿海强内陆弱的区域格局,逐步形成沿海内陆沿边分工协作、互动发展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扩大统筹空间,“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加大西部开放力度”,“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在深化沿海开放的同时,推动内陆和沿边地区从开放的洼地变为开放的高地,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统筹推进,促进国内各地区开放型经济协同发展,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同阶段,遭遇到的问题不同,就需要不同的解决方式。区域经济不是静态的发展,而是动态的过程,这是值得思考的。

2022年区域经济发展,解决就业压力

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也一直是我国区域发展长期坚持的目标。回顾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任务不同,20世纪50年代提出要处理好沿海和内地的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提出“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再到21世纪初开始全面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经过不同时期的逐步探索,区域协调发展体系不断完善。随后,党的十九大报告从战略层面对区域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部署,从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高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区域协调发展。

2022年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就业压力,疫情影响导致的失业情况较为明显,因此,如何促就业是关键,而新经济则成为2022年求职关键词。互联网人不只在超级大厂寻求发展(2022年经济弱周期中,互联网大厂的裁员潮出现),在产业数字化转型、创新技术推动产业升级背后,由新经济崛起带动的一批新行业机会浮现。互联网人才的加入使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逐渐融合,也进一步推动了软件和硬件厂商间的人才流动,而通过区域经济发展,也能引导相关人才的变化。

中国新经济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活动的集合代表,形成了经济全面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其中,新产业是指应用新科技成果、新兴技术而形成一定规模的新型经济活动;新业态是指顺应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需求,依托技术创新和应用,从现有产业和领域中衍生叠加出的新环节、新链条、新活动形态;新商业模式是一种为实现用户价值和企业持续盈利目标,对企业经营的各种内外要素进行整合和重组,形成高效并具有独特竞争力的商业运行模式。

如今新经济的崛起也让城市间的人才流动。整体来看,北方人才南下趋势明显,主要流动方向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其中流入量最大的城市依次是上海、深圳和杭州。人才流动带来的双向红利,将为新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如今经济弱势周期中,职场人选择成本更高,因此要更深度全面的从员工和前员工中获取信息,降低决策风险。这也为包括新经济独角兽在内的优秀企业吸引人才提供了新机会,吸引更多中高端人才加入。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不断面临新形势,新经济,新的考验,也需要有新的转型。

文/王玮,投资达人,微博知名财经博主,财经撰稿人,著有《日历买股法》《解套第一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