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经济 > 列表

夜间经济为何突然火了

作者:王玮   来源:财富时代杂志 2019 10月刊 2019-11-18 11:02:00
       2019年以来,成都、济南、三亚、长沙、厦门、南京、西安等地陆续出台支持夜间消费的政策举措。什么是夜间经济?为什么各地会如此热衷于夜间经济呢?里面有何玄机?新旧夜间经济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不同?

各地夜间经济纷纷出招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明确提出,在保证公共安全的前提下,支持商业步行街等具备条件的商业街区开展户外营销。“夜间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如2019年元宵节时,故宫首次举办“紫禁城上元之夜”活动,门票一开售便“秒光”;春节期间,西安“大唐不夜城”、重庆两江夜游等夜间体验项目也是备受热捧。实际上,这几年很多大城市都在谋划夜间经济这块大蛋糕。

  早在2018年11月,天津就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把发展夜间经济作为展现天津城市风采、激发城市活力、推进消费升级、促进经济繁荣的重要抓手。2019年天津又提出,以打造“夜津城”为主题,着力建设一批夜间经济载体,营造高品质夜间营商消费环境,晚8时至次日0时放宽相关摆卖管制,经有关部门审批许可,允许沿街商户利用街面开展形象展示推广活动。

  2019年4月,上海商务委等九部门联合出台“十条政策”,围绕打造“国际范”“上海味”“时尚潮”夜生活集聚区的目标,推动上海晚7点至次日早晨6点夜间经济繁荣发展。

北京方面发力较晚,数据显示,2018年北京市人均GDP达到2.12万美元,处于发达国家水平,居全国第一位,而北京的夜间经济缺乏存在感,也成为一种缺憾。所以,2019年北京市两会上,繁荣夜间经济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7月12日,北京市商务局推出“夜间经济13条”,其中特别提到,推出十条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北京市商务局为“深夜食堂”提供资金支持。

       国庆节前,成都重磅发布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升级的方案,提出要精心打造100个夜间经济示范点位,塑造出一批夜间旅游、视听、文鉴、亲子、医美、乐动、学习、购物、餐饮和风情街区的消费场景,促进夜间经济提档升级。

夜间消费逐渐成为习惯

       近年来,消费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最新的经济半年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万亿元,同比增长8.4%,高于2011年全年的总量,而且在出口和投资受限的情况下,消费的动力依然十足。

       笔者经过细致研究数据发现,随着时间推移,人们的生活和消费习惯是有改变的。我国城市居民消费活跃度夜间强于白天,约60%的城市居民消费发生在夜间,并持续以每年约17%的规模增长,是拉动中国内需的重要抓手。特别是中国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相关产业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线上线下的实物经济与虚拟经济产品,为中国夜间经济发展创造了机遇。随着中国各地政府对夜间经济扶持力度加大、夜间消费服务市场增加等,中国的夜间经济发展规模将呈现爆发式增长,预计2020年将突破30万亿元。

  《2019上半年互联网夜经济报告》显示,广东、北京、江苏成为夜经济下单的活跃地区。其中,“夜猫子”人群主要聚集在中西部及南部省区,“早睡族”则以东北和中部地区人群为主。21时到22时是淘宝成交最高峰时段,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比例超过36%。23时到次日凌晨3时,数万人在天猫购物。

夜间消费不再仅限夜市

       很显然,夜间经济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夜市或大排档。实际上,“夜间经济”这一概念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由英国提出,指发生在当日18∶00到次日6∶00,以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为消费主体,包括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在内的多种业态,被视为城市经济的新蓝海。2017年夜间经济占全英国GDP的6%,已成为英国的第五大产业,伦敦夜间经济提供了1/8的工作岗位,澳大利亚悉尼的夜间经济规模达40.5亿美元。而美国已有1/3的时间、1/3的收入、1/3的土地面积用于休闲,而其中60%以上的休闲活动在夜间。

       在中国,人们逐步接受了这样的理念,尤其是在加班繁忙的都市里,有人喜欢在喧闹的酒吧里把酒言欢,也有人选择在书吧中静静地看书……随着“夜间经济”的丰富,可根据人们不同的消费需求提供适合的消费场所。“夜间文化”也不只是为了刺激消费,还可让人们暂时远离工作压力,寻找到心灵的片刻放松。

      如今许多城市正在为提升夜间经济文化内涵、塑造具有城市文化特色的夜间体验项目进行探索。在哈尔滨,五彩的冰灯让夜间冰雪旅游项目成为城市招牌;西安的城墙周边夜跑已成为大量跑步爱好者“热身”的最佳选择;北京、长沙、杭州等地推出的“夜宿博物馆”活动也深受人们喜爱。

      为响应发展北京夜间经济,国家博物馆从7月28日起,在暑期每周日延长至晚9点闭馆。国博的尝试起到了引领作用,北京自然博物馆、中国园林博物馆、北京郭守敬纪念馆等都加入到了“博物馆之夜”队伍。很显然,相较于其他城市,北京夜间经济最大的优势在于文化和科技。北京有160多家博物馆、50多家美术馆、大量公共图书馆、私人图书馆、动物园和各种历史文化景点等,这些都是可待开发的“夜间经济”蓝海。

      与之不同的是在成都,堂食的夜间消费额占全天消费额的57%,位居全国第二,堂食和外卖总消费排名全国第五。根据大麦网晚间7点—9点演出观看统计数据,成都夜间文化演出消费位居全国第四。很明显,夜间消费新场景在不断推陈出新。 

夜间经济拉动细分产业链升级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夜间经济的丰富内涵,尤其是拉动了相关产业链,这里面商机巨大。如城市的夜景照明系统作为发展夜间经济的重要基石,有别于日常城市安全照明,在塑造夜间景观整体布局和刺激延时消费欲望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法国第二大城市里昂以其绚丽的城市照明闻名于世,里昂将灯光节作为发展夜间经济的策略之一,从传统的烛光到声光电效果的结合,再到3D立体照明技术和全息投影技术的引入,城市设计者将光源的变化与城市的历史建筑、重要街道、山脉河流融为一体,把城市特色建筑作为光影作品的核心。

       每年12月8日在此举办的为期4天的灯光盛会能够吸引超过400万的游客,投资回报率达到28.6%,极大地带动了当地住宿、餐饮、娱乐等行业的发展。同时,在运用技术性手段提升夜间经济指标的同时,近十年来里昂市开始实行全新的“绿色照明”规划,设立城市照明局,专门研究和监督城市生态型照明的可持续发展,倡导“小而灵(Small but Smart)”的节能理念,规避城市亮化工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中国的夜间经济也有类似的情况。如A股公司宋城演艺的主打项目就是夜间旅游演艺,宋城演艺的各大千古情项目中,60%以上的游客夜间来欣赏演出,既缓解了白天城市旅游、交通的压力,又有效带动了夜间经济的产业链。而很多城市纷纷效仿,在三亚、丽江、桂林、杭州西湖、张家界等,都有类似的大型夜间演出,给相关公司带来巨大收益。

  据了解,2019年全球景观亮化市场将达到2750亿元,其中,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680亿元,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景观亮化市场,预计2020年中国景观亮化行业市场规模将达近1000亿元,这无疑将给相关行业上市公司带来利润。

  最新的2019年半年报显示,宋城演艺上半年营业收入14.17亿元,利润总额9.54亿元,净利润7.85亿元。营业收入近五年复合增长率21.49%,归母净利润近五年来复合增长率25.8%。

  景观照明行业的名家汇也是受益者。2016年、2017年、2018年连续三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7.98%、64.02%、91.61%,净利润同比增长102.27%、72.72%、81.83%。与此同时,公司的毛利率连续三年超过50%。

      德邦照明2019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预付款项4057.70万元,同比增长73%,主要是由于照明工程规模扩大,预付灯具款增加所致。

       综合来看,夜间经济是休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业态包括:晚间购物、餐饮、旅游、沐浴、美容美发、休闲、保健、学习、教育、歌舞、影视等内容,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带动购物、餐饮、文化、娱乐、观光、旅游、健身、交通等多行业的发展,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这才是各方都盯上了这块大蛋糕的原因。
标签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