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全球资讯 > 列表

统筹国内国际资源 稳步推进我国粮食安全稳定运行

作者:李恩付   来源:《财富时代》2022年5月刊 2022-06-01 14:00:21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国之根本。从我国的情况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和粮食安全,提出并采取了一系列粮食安全措施,确保了粮食的安全。2021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6.83亿吨,连续7年保持在6.5亿吨以上,我国谷物自给率超过98%,人均占有粮食484公斤,人均肉类63公斤。但随着俄乌冲突加剧,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际粮食市场供给受到限制,粮食短缺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基本需求强化和食品价格上涨日益成为举世瞩目的问题。从我国的情况看,粮食安全面临巨大挑战,主要如下:

一、部分粮食对外依存度高

纵观世界粮食生产,发达国家的美国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生产超过85%以上,相反我国90%以上农业生产以分散小农户经营为主的情况没有根本性改变。从单产看,我国大豆平均亩产132公斤,相当于美国的55%;玉米平均亩产420公斤,相当于美国的54.55%。2021年粮食对外依存度19%,我国进口粮食1.65亿吨,主要用于饲料的粮食,包括小麦977万吨(澳大利亚占28.14%、美国占28.06%、加拿大占26.14%,以上三国占进口小麦总量的82%);进口大豆占总需求的85.5%,(巴西5815万吨,占比超过60%,美国3230万吨,占比超过30%);进口玉米2835万吨(美国1982.81万吨,占进口玉米总量的69.92%,乌克兰732万吨,占进口玉米总量的25.81%);进口高粱942万吨,同比增长95.6%;进口大麦1248万吨,同比增长54.5%。同时,进口钾肥占比高,自给率不足。

二、智慧农业发展不足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生物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掌握不够、应用场景较少,农业受气候条件影响巨大,一旦遭遇极端的洪涝、干旱等极端天气,对粮食生产影响大。从数字农业的情况看,我国数字农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及内地经济较为发达地区,数字农业渗透率不超过10%,与数字经济的差距至少超过27个百分点,呈现出“三多三少”现象,即发达地区多,落后地区少,平原地区多,丘陵地区少,沿海多,内地少的状况。

三、对外依存度高

从全球看,主要种子集中在美国的杜邦、孟山都、道化工、Delta & pine land、斯泰种业,瑞士的先正达,法国的利马格兰,墨西哥的圣尼斯,荷兰的埃德瓦格,德国的KWS AG等公司。从国内看,隆平高科、登海种业、丰乐种业、万象德农等持证种业公司6400余家,种业公司规模小,同质化、分散化和市场化程度低,加之研发投入不足,存在种业科研与生产脱节形成“肠梗阻”现象,80%的企业没有植物新品种权,竞争力不足,除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种子外,油料作物(大豆等)、蔬菜类作物(西兰花、胡萝卜等)的种子对外依存度超过80%,个别品种超过95%,2021年种业贸易逆差3.5亿美元。

为此,建议:

  • 坚守国之大者,牢固树立粮食总量安全观

按照立足于国内和“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上”的要求,把粮食生产放在突出位置,加强疫情下化肥、农业机械等准备及保障,以压实各地领导、管理和直接责任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粮食播种面积和保障粮食安全为底线,以确保粮食总量有效供给为重点,防止农村空心化和土地撂荒,确保农业农村土地应耕尽耕,确保食物生产持续稳定进行。结合乡村振兴,加强农村宅基地整理,统筹推进城市用地和农村土地的使用,加强侵占耕地和违法违规使用耕地问题查处力度,确保粮食生产总量安全。落实《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增加新品种、数字化农业智能芯片等研发投入,深入推进关键种源核心技术攻关,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和种业资源库建设,深化科研和生产联动,加强品种改良,提高种子和现代农业技术及设备的自给率,走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之路。采取先富带后富、发达地区带落后地区和东部地区带中西部地区,统筹更多的资源、汇聚更大的力量,强化农业国土空间的优化布局,强化乡村振兴工作统筹,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提高农业农村在现代化建设中的贡献率。大力倡导光盘行动计划,节约粮食从我做起,节约粮食人人有责。

  • 建立健全高效协同农业生产机制,坚持农业生产集约化专业化数字之路

按照因时制宜、一地一策、宜耕则耕和粮食生产规模化、非粮食生产集约化及市场化的要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农业生产协同机制,统筹山水田林湖草耕地,综合构建粮食安全生产、粮食储备、农产品供应体系。突出差异化、特色化,围绕重要农产品的供给,包括生猪养殖、禽蛋和大豆等事关国计民生的农产品,引导龙头企业加强未来供需的预判,提高大豆、玉米等农产品的单产水平,增加市场有效供给。加强发达地区与相对欠发达地区及落后地区数字农业工作统筹,通过现代农业化公司、农业职业经理人等搭建数字化农业应用场景,着力发展特色农业,提升农业生产的规模和市场效率,降低猪周期对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的影响。

  • 统筹国际国内资源,抓好应对重大挑战的准备

政府、财政及有关部门要统筹考虑从耕地资源向国土资源转变,既要统筹考虑耕地承载能力,又要考虑国土适宜粮食、经济作物等生长环境,把粮食安全及食物安全统筹进行考虑,既要把对农业部分补贴转化为应对气候方面的措施,又要加强对抗旱、地膜+节水滴灌技术、无污染施肥和二氧化碳捕捉、封存和填埋等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及特色农业、智慧农业示范区建设,提升农业对气候灾害的应对能力,减少环境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高农业产量。抓好粮食及种子的储备,重点要培育粮食生产的龙头企业,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健康运行。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引导国民强化必要粮食等生活必须品储备,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以确保不时之需。按照贸易依存性、稳定性和适度进口的要求,加强农业对外开放,强化国际合作,降低单一国家、单一产品进口的依存度,强化人员交往、经验交流,利用好国际粮食市场资源,加大粮食储备,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海外对农业进行投资,深度参与全球农业生产、贸易体系,把疫情及冲突下的粮食“危机”转“危”为“机”,构建我国食物安全体系。

文:李恩付,民建中央财政金融委员会委员,民建四川省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管部高级经济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