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栏 > 专栏 > 列表

聚集高质量发展 关注成渝地区生物医药产业投资机会

作者:凯恩斯   来源:财富时代杂志 2020 02月刊 2020-03-12 16:40:00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是中央在城市群建设发展中,首次提出“双城经济圈”概念,并赋予其“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内涵。作为西部经济发展的龙头城市,重庆与成都协同发展,对西部地区整体经济实力提升也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正值这次提出的政策,能够让重庆成都吸取对方的优点,在金融、医药等产业方面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发挥成渝地区优势


成都的优势:第一,西部航空中心,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是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我国最大的新建民用运输机场项目,该机场将成为整个西部地区的航空运输中心。第二,成都在吸引企业方面能力很强,是吸引世界500强企业西部排名第一的城市,单单落户在蓉的世界500强企业就有285家企业。第三,成都的金融优势,2019年中国金融指数成都排名全国第五。成都市金融业占GDP比重达到11%,成都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一百多家,2019年新增14家(其中A股9家),新增数量创历史新高。第四,成都的医药产业,成渝经济圈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创新活跃,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生物医药成果转化基地。
 
重庆的优势:第一,重庆是西部航运中心,坐拥三峡大坝与长江港口,拥有直航上海的出海口。第二,重庆汽车制造业与电子信息产业是重庆的工业支柱,在西部处于领先地位。第三,重庆的医药产业形成规模,2016年的时候,重庆市政府就发布《重庆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重庆市医药产业经济总量达到2800亿元,进一步聚力向两江新区、巴南、合川、涪陵等区域集中,建造“4+1”医药产业集聚区,现在形成了两江新区、巴南、合川、涪陵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也要形成医药新药开发、器械和耗材生产、产品流通等特色产业链。

 

 


 

 

 

共谋区域金融发展


综合来看,成渝地区的优势不小,这次两地的共同发展,共筑的经济圈是西部人口最为稠密、产业最为集中、城镇密度最高的区域。从区域上来看,成渝双城经济圈是世界为数不多的“双核型椭圆经济圈”,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是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那么就从区的机遇变成了圈的机遇,这期间的跨度可不小,从“成渝经济区”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双城经济圈”,提高以成都、重庆两大中心城市为圈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成渝双城经济圈”的份量会加重,起到的共促力量也会扩大,2019年成都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012.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而重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605.77亿元,比上年增长6.3%。2019年的时候,成都和重庆的地区生产总值合计超过4万亿元。

我们还能通过经济总量的结构角度和金融情况分析,成都、重庆两个城市都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国际化程度比较高,就单单成都高新区就引来有上百家世界500强企业,世界百分之五十的笔记本电脑芯片从这里产出。除了芯片产业,成都还实施“10000亿、8000亿、5000亿”产业行动计划,从“屏、端、软、智、网”等方面,扩大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在金融方面,两地也十分重视,成都将强化数字经济赋能金融发展,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交子之星”经济证券化倍增行动计划,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重庆重视大力发展金融业之一就是提升经济证券化水平,出台了《重庆市提升经济证券化水平行动计划(2018-2022年)》,需要提高上市公司数量,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70家,达到140家,新增IPO申报公司100家、新增辅导备案公司200家等。在关注提升经济证券化水平的同时,还要重视金融业发展,建设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增强金融中心辐射带动效应。

 

 

推动医药健康产业发展


回看成渝两地的优势,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在资本市场视角中,积极发展生物医药、医疗健康、医药商贸,推动医药健康产业规模发展。成渝地区近年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瞩目共睹,从生物医药到医疗健康,再到医药商贸,医药产业逐步向世界级、万亿级的医药健康产业体系发展,无论是对于重庆医药产业来说,还是对成都医药产业来说,成渝经济圈的建设都能够与成都互相学习交流更多推动医药企业快速发展的道路。现在成渝地区一共有4家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园区,成都市有2家,重庆市有2家,1家是CBIB成分园区,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这4家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园区很有分量,企业总数、高新技术企业数、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数、独角兽企业数量和上市企业数量分别占全国重点园区的6.9%、6.7%、5.4%、4.9%和3.9%。能有这样的占有率,自然就与企业的重视与投入发展,以及产品的不断研发分不开,这4家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园区的上市二类和三类医疗器械数量、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上市药品数量、CDE受理药品数量、药物临床试验数量及高层次人才数量分别占全国重点园区总数的6.6%、6.6%、5.6%、5.7%、5.2%和4.4%。

在现有规模的情况下,成渝地区还继续加大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更是新一轮产业发展的布局点,开始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推动原始技术创新和再创新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构造创新孵化平台,向国外先进企业学习,引进先进药企,加大新药研发、医疗器械等方面的投资。在成渝经济圈中,生物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很多,比如重庆有博腾股份、华森制药等。四川有泰合健康、金石亚药等。两地医药企业不少,研究的领域也很多,涉及到了生物医药、医药制造、疫苗研究、医疗器械、农药兽药等领域。现在我国的金融生态更丰富了一些,增加了科创板,鼓励越来越多的资本投入到创新,而资本的介入推动了全球创新药的增长,特别是创新药的研发领域。在上面成渝地区里不少企业研究创新药,也有不少企业研究医疗器械。我国医疗器械这几年整体市场规模也迅速增长,从2014年的2556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5304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这个时候正是赶上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黄金期,但是成渝地区生产的医疗器械类企业,会集中在大型医疗器械企业里,中小企业将集中精力专注某种器械或者某种器械零部件的研发工作,如果中小企业不能专注生产某一器械或者零件,可能会兼并、重组到大型医疗器械生产里面。

 

 

 

 

聚集生物医药产业投资机会


影响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的有四个因素,分别是政府政策、资本市场、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目前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以及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国战略新兴产业之一,该行业在近年来一直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而且为了解决人口用药贵、看病难的问题,市场也有所需,所以政策上支持医药行业发展。市场的需求逐年增加,而且创新药临床需求强、市场稳定、高定价、高毛利,导致资本市场也愿意投资创新药,从发展进程来看现在生物医药行业正处于小分子化合物研发高潮的下半区,是单抗等大分子生物药研发的高速发展时期,也是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个性化疗法的发展初期。而且国家鼓励创新、药品审评审批加速等,国内创新药企不断增多,还有增多的是一些医药研发外包服务行业,上升到资本市场的研发焦点。

现在4+7带量采购等一系列的医药政策出台,让很多企业面临变革,但市场那么庞大,医药企业会有结构化发展,发展不好的只是个别不适应行业发展的企业,自然有好的企业会适应。

 

 

 

博腾制药:博腾制药研究的医药领域较多,总部位于重庆,在欧洲、美国、中国香港、瑞士设有子公司,在成都设有分公司,是一家按照国际标准为跨国制药公司和生物制药公司提供医药定制研发生产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但是主要服务于临床试验至专利药销售阶段的创新药。公司致力于成为世界创新药公司优选的一站式医药定制研发生产合作伙伴,助力世界新药发展。业绩和研发投入都不错,2019年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10.8亿,每股净资产5.53元,净利率12.55%,从2017年开始“CMO 向 CDMO 转型,全面加大研发投入,,虽然 2017 年和 2018 年,公司收入和利润出现下滑,但公司的研发投入稳步提升,2019 年上半年研发支出 6244 万,同比增长 54%。
 

 

科伦药业:科伦集团是一家年销售收入超过400亿元的高度专业化创新型医药集团。截至今年5月,在申请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和基药过评品种数量上,科伦集团排名全国第二。在费用投资上,科伦集团投入数十亿元资金用于研发创新,建立了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到现在已申请专利3000余项,获得专利授权2000余项,在肿瘤、细菌感染、肠外营养等多个疾病领域相继启动了400余项重大药物的研制,创新专利实现了对发达国家授权零的突破,可以说是创新能力相对较高,并启动大量仿制药项目,成规模开展创新药研发。科伦集团也受到带量采购政策的影响,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物和首仿产品已经成为科伦抢占市场的战略品种。通过压缩成本,降低价格,借助带量采购政策实现仿制药快速上量。在2018年带量采购中,科伦百洛特独家中标。此后,公司的战略的改变,开始推进以研发创新为驱动的战略,研发创新药,科伦创新药项目已经启动80个项目。其中创新小分子41个、生物大分子39个。 增加了研发费用占比上升。截止于2019年9月30日的过去12个月,科伦药业的总费用率为52%。
 
智飞生物:智飞生物是一家集疫苗研发、生产、销售、配送及进出口为一体的生物高科技企业,主营的人用疫苗为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智飞生物2016年营业收入为4.5亿,净利润仅为0.33亿;而2018年业绩快报披露营业收入为52.3亿,同比增长289%,净利润为14.5亿,同比上升235%。2019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 76.7亿,同比增长119.4%,实现归母净利润17.6元,同比增长62.2%,净利率23%。
 
澳凯龙:重庆澳凯龙是一家专业致力于血液净化医疗服务、血液净化和水处理系列设备,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医疗服务与医疗信息化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产品能力也不错,澳凯龙SDL-2000H型血液透析机采用微小质量流量计超滤控制系统技术,为全国首创。澳凯龙公司现已建成多家“澳凯龙透析之家”连锁血液净化中心;在建数家“澳凯龙透析之家”连锁血液净化中心,医疗服务初具规模,服务众多透析患者。除了我们上面介绍的这几家公司之外,北大医药、华邦健康、泰合健康、金石亚药等公司都有不同的特点,也有不同的产品特色。在生物医药产业投资上要抓住“成渝双城经济圈”机遇,而对我们投资人来说更要认准投资方向。
 

标签 聚集